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自然地理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自然地理区划Physiographic Regions

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把陆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或地带。在加拿大,主要考虑地形、大气、水面和植被四个自然地理因素。不同组合把加拿大划分成以下地区:极地、西部山地、内陆平原、加拿大高地、圣劳伦斯谷地和阿巴拉契亚山区。(1)极地。在森林线以北,占加拿大整个陆地面积的26%,达260万平方千米,包括北冰洋海岸平原、因纽特人区住区、极地低地和部分加拿大地盾。除地盾地区是裸露的岩石外,整个极地区域为苔原冻土带,地表被900多种植物覆盖,其厚度和密度由南向北递减。区域内50%的降水为雪,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西北地区和北极高地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仅10厘米,中部地区20厘米~30厘米,南巴芬岛和北魁北克达50厘米。(2)西部山地。太平洋沿岸从北向南延伸的高山地带,在加拿大境内宽800千米,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16%,由高原谷地和山间平原构成,主要山系为落基山脉和马更些山脉。(3)内陆平原。位于大熊湖、大奴湖、阿萨巴斯卡湖、温尼伯湖一线以西直至落基山麓,在地形上实为一片山麓高原,向南与美国境内的山麓高原连成一片,习惯上叫大平原,因其牧草丰美,又统称大草原,地势由西向东渐低。该区域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18%,达180万平方千米。(4)加拿大高地。在地质构造上属加拿大地盾,东部为地盾的突出部分,成为拉布拉多高原,平均海拔500米~600米;中部为加拿大地盾的陷落部分,成为哈得孙湾和哈得湾孙沿海平原;西部至大熊湖、大奴湖、阿萨巴斯卡湖、温尼伯湖一线是加拿大地盾的西部和南部,地形上是一处湖泊成群的高平原;南部与美国交界处有著名的五大湖。是加拿大最大的自然地理带,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36%,达360万平方千米。(5)阿巴拉契亚山区。位于圣劳伦斯河的东南部,是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东北的延伸部分,为低山和丘陵,海拔500米~600米左右,最高1200多米,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占加拿大整个陆地面积的3.6%。(6)圣劳伦斯谷地。包括圣劳伦斯河沿岸和安大略湖沿岸地区,为美国中部高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1.8%。

自然地理区划

自然地理区划ziran dili quhua

对地表自然地理区域进行的划分或合并。这种划分或合并是以自然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联系性、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为依据的。也即把自然条件相似、内部联系密切的地区划分或合并为一区,在发生差异且变化梯度最大的地方确定区界,并将由此得出的一系列自然区域单位按其从属关系纳入一个区划等级系统。由此看来,自然区划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或合并,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任意划分或合并,而是对地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地域有序性的正确反映。
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是区划在理论上的根据。一般把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作为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因为自然区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区域单位等级系统来反映客观存在的地域“秩序”与规律,以便人们按自然规律去开发、利用和保护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在自然地理学中,对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从自然地带学说到自然地带性规律和自然地域结构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进行自然区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不同地区具有其特殊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在开展自然区划工作之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地域分异及其规律性做具体的分析。
自然区划的种类: 自然区划是对不同种类自然区划的总称,在具体工作中所要着手进行的只是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一般把自然区划按对象和内容的差别分为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两大类,前者的对象是自然地域综合体 (参见“自然地域综合体”),着重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考虑问题; 后者的对象则是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着重从某一要素本身的特征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由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部门自然区划应以环境的综合特征为背景,而综合自然区划又以各要素的基本资料为素材。因此,这两种区划是互相补充的。按自然区划的目的和实用性来区分,自然区划又可归为认识性自然区划和应用性自然区划两类,前者以认识和反映客观自然存在为主要目的,后者则针对某一或某几种应用目的来进行区域的划分或合并,如农业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自然—土壤改良区划、景观—侵蚀区划等。一般而言,认识性自然区划是应用自然区划的基础。
自然区划的原则: 区划的原则乃是区划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总准则。除了任何区划都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外,可根据不同种类区划的性质和目的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制定相应的原则。常用到的自然区划原则有:
❶发生学原则: 强调按地域分异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现代结果 (规律) 进行区划;
❷区域共轭性原则:起源于区域单位的空间不可重复性,后来发展为区域对比性原则,强调把地域上毗连、形态特征差异很大,但有密切物能联系的地域划为同一个区;
❸综合性原则: 强调整体观方法论,即把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外生因素与内生因素、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自然区划的依据和指标: 区划的依据和指标是进行区划时所采用和定性依据和定量标志。一般而言,不同级别区划单位的划分或合并,所采用的依据和指标是不同的,如,自然地带的划分主要以生物气候特征的地带性差异为依据,采用温度和水分指标,而自然地带内自然区的划分则主要以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为依据,具体指标可以是地貌形态计量指标。由于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因地域而异,有时在同一级区划单位的划分中也可采用不同的依据和指标。另外,在以土地类型制图和结构分析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中,区划的依据和指标不再以要素为主,而是以土地类型结构特征和定量统计指标为主。
自然区划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方法有很多,常用到的有: 格网分析法、主导标志法、图幅叠置法、类型制图法和聚类分析法。

☚ 自然灾害   自然地理制图 ☛
000005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