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hángtiānqì从地球上发射到宇宙空间的飞行器,如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航天器hángtiānqì〈名〉 在地球外层空间按一定轨道运行的人造飞行器。 航天器hánɡtiānqì〈名〉在地球外层空间按一定轨道运行的飞行器。 航天器 航天器hángtiānqì在地球外层空间沿一定轨道运行并执行任务的飞行器,如飞船、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等。 ❍ 无人~|载人~。 ☚ 航天飞机 航天员 ☛ 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行的各类飞行器。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包括各类人造地球卫星及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有载人飞船、空间站及航天飞机。到1984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3,240个航天器,其中包括3,022颗人造地球卫星,109个载人航天器(包括14架次航天飞机)。至今,航天器还都是在太阳系内运行。 航天器 航天器spacecraft突破地球大气层在太空中运行的“飞行器”。包括载人或不载人的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飞船和其他类型的航天器。一部分航天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如探测外层空间,搜集地球大气、陆地、海洋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全球通信,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在外层空间的生活能力等。如美国1978年5月20日发射的“先驱者-金星1号”航天器,是用来探测金星表面情况的,已在太空围绕金星飞行了14年,于1992年10月8日在超额完成对金星探测使命后坠入金星大气层烧毁。此外,还有一部分航天器用于侦察、电子战等军事目的。 ☚ 空天飞机 载人飞船 ☛ 航天器亦称“空间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沿一定轨道运行并担负一定使命的各类飞行器的统称。其中,环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有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式载人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等。这类航天器是沿以地球为焦点之一的椭圆轨道或以地心为圆心的圆轨道运行,运行速度应达到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飞往月球以及在行星际空间运行的航天器有月球探测器、月球载人飞船和行星际探测器等,行星际空间的运行轨道大多是以太阳为焦点之一的椭圆轨道的一部分,行星际的运行速度应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 航天器 航天器hangtianqixspacecraft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执行探索、开发或利用太空等航天任务的飞行器。 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到1993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4500余个航天器。航天器必须与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通信网、航天器返回场和地面应用系统等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共同组成航天器工程系统,完成航天任务。航天器是航天器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航天器的出现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大气层扩大到广阔的宇宙空间,引起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对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环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充分利用它相对于地球的高远位置观测地球,迅速又大量地获取来自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的各种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直接为资源考察、环境监测、气象观测、灾害监测以及军事侦察服务。环绕地球的航天器作为空间无线电中继站,可以用于全球通信、广播和数据传输。航天器作为空间基准点,可以为舰船、飞机、车辆甚至个人进行导航定位,可以为测绘部门提供大地测量基准。在航天器上可以有效地利用太空的微重力、高真空、超低温和强辐射等特殊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研究,进行崭新的工业生产。航天器能摆脱大气层的屏障,接收到来自宇宙天体的各种电磁辐射信息,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航天器在近地空间飞行或作月球和行星际空间飞行,能实现对空间环境的直接探测,或对月球和行星的就近考察和着陆取样研究。载人航天器能充分发挥人的独特作用,对于提高空间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器可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两大类。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平台和空间探测器三类: ❶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占航天器总数的90%以上。按其用途可分为应用卫星、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❷空间平台:是无人航天器的新品种,其不同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地方在于它可在轨道上维修、更换设备和部件,加注燃料,补充消耗品或整个平台被回收。空间平台设计成易于装拆更换和可重复使用,其寿命比人造地球卫星长得多; ❸空间探测器:主要指对月球、行星和行星际空间探测的航天器,又称深空探测器。 载人航天器按飞行和工作方式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航空航天飞机。载人飞船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月球载人飞船和行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既是航天器,又是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器。航空航天飞机是航空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运载器与航天器合为一体的多次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航天器。 航天器由若干系统组成,它包括有效载荷系统、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轨道控制系统、跟踪系统、遥测系统、遥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载人航天器还设有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返回着陆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其中有效载荷系统是直接执行特定任务的系统,是航天器的核心,其他各种系统都是为有效载荷系统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服务系统。 未来航天器的发展重点仍然是人造地球卫星,适当发展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未来航天器的发展方向是:一方面向着大型、可维修、长寿命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太空建造大型的光学望远镜系统、直径几百米至几千米的通信天线阵和面积达数十平方千米的太阳电池阵,建立长期性空间站、空间电站、人造月亮和空间工厂等。通过在轨道上维修或回收后经地面维修使航天器工作寿命延长到数十年。发展集通信、广播、气象和导航等用途于一身的综合型空间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微电子学、微型机械、轻型材料及工艺的发展为航天器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未来也将发展小型航天器,用多个小型航天器组成的空间系统完成大型和综合性航天器所能完成的任务。 ☚ 水雷 运载火箭 ☛ 航天器space vehicle;spacecra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