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脱氧核糖核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两类核酸中的一类。缩写符号为DNA。主要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为互补的双链,极少数为单链,有的成环状,有的呈线状。双链DNA具有双螺旋的二级结构和超螺旋的三级结构。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对碱较稳定;在加热、极端pH、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的作用下,双螺旋结构遭破坏而变性;对260 nm紫外光有明显吸收;与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存在于某些病毒和一切生物细胞内。在真核细胞的核内,与组蛋白结合为核蛋白,形成染色体;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其存在。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决定生物的性状。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tuoyang hetanghesuan

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次序连接所构成的长链,是核酸的一大类,通常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它紧密压缩构成“核区”,没有膜包围。真核细胞的核由一个复杂的双层膜系统包围着,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一般它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生物体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蛋白质,因而具有不同的性状。蛋白质的功能由其结构决定。而蛋白质的结构却由核酸、主要是DNA决定。DNA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遗传的最小功能单位一基因就是DNA的一个片段。亲代将DNA传给后代,DNA可以复制,可以转录成RNA,也可以进一步转译成蛋白质。


图573 赫希尔—蔡斯实验的概述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极少量的DNA和自己的独特复制、转录和转译系统,可以合成本身的一部分蛋白质,其余的蛋白质由细胞质输入。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遗传物质也是核酸。有的病毒含有RNA,有的病毒含有DNA。噬菌体(细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它们有多种形态,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具有头部和尾部,约含182000个碱基对,是最复杂的DNA噬菌体。1952年赫尔希(Alfred D. Hershey)和蔡斯(Martha Chase)所做证明DNA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实验就是用T2噬菌体做的同位素标记实验。他们证明,当T2噬菌体颗粒感染宿主大肠杆菌细胞时,实际进入宿主细胞并促使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是T2病毒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实验是这样做的。准备两种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颗粒,一种是用32P标记噬菌体DNA的磷酸基,而另一种是用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然后将两种类型的标记噬菌体分别加到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悬浮液中,并在振荡器中振荡,结果发现:被32P标记的病毒颗粒所感染的细胞含有放射性,说明标记的病毒DNA注入细胞,而用35S标记病毒颗粒所感染的细胞则不具有放射活性,但存在于振荡器中的病毒空壳却含有35S。因为在两种情况中都找到了子代病毒颗粒,可见它们复制的遗传信息是由病毒DNA,而不是由病毒蛋白质引入的。DNA的结构单元为脱氧核苷酸,含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主要碱基(A、T、G、C),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按不同顺序排列,可以构成众多的DNA分子。这种顺序,也称碱基序列,即为DNA分子的一级结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序列之中。


图574 环DNA的超螺旋结构


DNA分子太大,最小的病毒DNA约含5000个核苷酸。因此,DNA一级结构的测定比较困难,开展也较晚。70年代中后期,桑格 (F·Sanger)和吉尔伯特(W·Gilbert)分别创造了DNA一级结构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同获198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现在已完成了一些DNA的一级结构测定,其中较大的有水稻叶绿体DNA,含134525个碱基对,λ噬菌体含有48502个碱基对。目前,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人染色体DNA的一级结构测定。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发现DNA纤维的二级结构主要有A和B两种类型。一般认为B型最接近细胞中的DNA构象,它与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的DNA双螺旋模型非常相似。A-DNA与B-DNA有很大差别,二者的结构参数极不相同。A-DNA与RNA分子中的双螺旋区以及DNA-RNA杂交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很接近,因此推测在转录时DNA分子发生“B→A”的转变。1979年用人工合成C、G相间排列的DNA片段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它有向左旋转的双螺旋结构。有人认为左手螺旋DNA在细胞中有调节功能,另外一些人则怀疑细胞DNA是否有此种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类型DNA的一些结构参数。

双螺旋DNA的类型



DNA双螺旋分子在体内扭曲成复杂的三级结构。最常见的DNA三级结构为超螺旋形式。双链DNA多数为线形,少数为环形。某些小病毒、细菌质粒、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以及某些细菌染色体中的DNA为双链环形。环DNA总是形成超螺旋结构,向两条多核苷酸旋转的相反方向扭曲。如果其中一条链打开一个缺口,就可释放因扭曲而造成的张力,变成松弛态。如线形DNA分子的两端固定也能形成超螺旋结构。真核细胞染色质为由许多核小体组成的念珠状结构,核小体含有缠绕在组蛋白外面的DNA双链,这个DNA双链就具有超螺旋三级结构。
DNA含有大量磷和碱基(强烈吸收紫外光),故可用定磷或由260纳米紫外光吸收值来定性或定量测定DNA。DNA的分子巨大,可是直径很小,所以DNA溶液的粘度很大。也可利用粘度变化来推测DNA结构的变化。另外,由于DNA分子巨大,极易因搅拌等动作而变成碎片,DNA溶于盐水,不溶于酒精,提取它时要加以注意。另外,脱氧核糖与酸和二苯胺一同加热产生蓝紫色,此生色反应也可作为DNA定量的基础。
高温、极端pH或某些变性剂(如尿素),可通过破坏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或堆积碱基平面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而使双螺旋DNA变性或结构松散,结果双螺旋逐渐解开,最后两条链完全分离并变成没有规律的结构。变性后,DNA的紫外吸收值急剧增加,粘度下降,生物活性丧失(参见“核酸”、“双螺旋模型”条)。
☚ 核酸   核糖核酸 ☛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系核酸的一类。其分子为一种长形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的碱基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戊糖为脱氧核糖。糖和磷酸排列在每条链的外侧,碱基朝向内侧。两条长链上的单核苷酸是互相对应的,通过氢链互补配对,即A与T对应,G与C对应。DNA分子的这种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关系暗示出其自我复制的分子基础。自我复制成的子代DNA分子,具有亲代DNA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故生物和人类子代与亲代间的相似性是通过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分离、重组过程,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而实现的。DNA其他功能同核酸条。

脱氧核糖核酸

简称“DNA”。一种多核苷酸,其糖的组分是2-脱氧-D-核糖,碱基组分是胞嘧啶、胸腺嘧啶及腺嘌呤、鸟嘌呤。是控制每一种生物体的遗传特征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简称“DNA”。属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极为庞大,其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其主要组成成分核苷酸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它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大多数已知噬菌体、部分动物病毒和少数植物病毒中也有脱氧核糖核酸。它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动物胸腺和精子中含脱氧核糖核酸较多,常用为制备这类核酸的材料。

☚ 核糖核酸   遗传 ☛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是由胸苷酸、胞苷酸、腺苷酸和鸟苷酸组成的多核苷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与组蛋白一起构成生物的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desoxyribonucleic(/deoxyribonucleic)acid (DNA)

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核酸中的一大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内。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主要核苷酸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与有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及行为习性的遗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 突触   椭圆囊 ☛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简称DNA。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分子极为庞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其主要的组成核苷酸为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和脱氧胸苷酸。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大多数已知噬菌体、部分动物病毒和少数植物病毒中也含有脱氧核糖核酸(这些病毒的感染力,即由脱氧核糖核酸所决定)。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动物胸腺和精子含脱氧核糖核酸较多,常用为制备这类核酸的材料。

☚ 核糖核酸   基因 ☛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简称DNA。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分子极为庞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万以上)。其主要的组成核苷酸为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和脱氧胸苷酸。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大多数已知噬菌体、部分动物病毒和少数植物病毒中也含有脱氧核糖核酸(这些病毒的感染力,即由脱氧核糖核酸所决定)。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动物胸腺和精子含脱氧核糖核酸较多,常用为制备这类核酸的材料。

☚ 核糖核酸   基因 ☛
000010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