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系指因颅内或脑的肿瘤产生的精神症状,属于器质性精神病范畴。其发生率,各家报告颇不一致。据国外报告精神病患者的尸检中,发现脑肿瘤的频率为3.5~3.8%。上海市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确诊为脑肿瘤者仅占全部住院病人的0.05~0.13%。文献报告约70%的脑肿瘤患者可出现精神障碍。上海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672例已证实为脑肿瘤患者中伴有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官能症状)者172例(占25.6%)。
Raskin在2430例精神病人尸检中发现86例脑肿瘤,其中脑膜瘤居首位,占30.2%,次为胶质瘤20.9%,转移瘤17.4%和垂体瘤12.8%。Potton在2161例精神病人尸检中发现78例脑肿瘤,其中胶质瘤占32%,脑膜瘤24.4%,转移瘤15.4%,垂体瘤9%,先天性瘤5.1%,神经纤维瘤3.8%。与非精神病人尸检发现的各类脑肿瘤频率相比,脑膜瘤的频率在精神病患者中显著增高; 但有人认为精神病人中脑膜瘤颇高不是真实的。上述刘畹华等报告神经科收治的672例脑肿瘤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者以胶质瘤为最高占49.7%,次为转移瘤33.7%,脑膜瘤仅占21.1%。顾牛范等报告精神病院所见的31例脑肿瘤中,胶质瘤占32.2%,转移瘤22.6%,脑膜瘤19.4%。肿瘤病理性质与产生精神症状关系不大。
从脑肿瘤的部位而言,位于额叶、颞叶、胼胝体、第三脑室附近的肿瘤,常有精神障碍,尤以额叶和颞叶的肿瘤,精神症状较为明显。顾牛范等报告的精神病院病例中,额叶肿瘤占39%,颞叶肿瘤9.7%,两者约占全部病人的半数。刘畹华、张明园报告神经科收治的脑肿瘤病例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以额叶(57.7%)和颞叶(52.9%)为最高,其次为顶叶(34.8%)和枕叶(25%); 脑瘤部位左右分布与产生精神障碍关系不大; 天幕下肿瘤较少发生精神障碍。
脑肿瘤产生精神症状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和发展速度、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病人的素质因素等。
明显精神障碍常见于累及两侧半球的脑肿瘤。一侧半球的严重破坏,不一定发生明显精神障碍,但如累及两侧半球,虽破坏很轻,即可呈现精神症状(如转移瘤)。
肿瘤发展迅速,则易产生精神症状,且常呈现意识障碍。缓慢生长的肿瘤很少产生意识障碍,最后可呈现遗忘综合征。局限性脑肿瘤,可在很长时期内,不出现任何精神障碍,这是由于生长速度较慢,机体产生了补偿性生理机制之故。
以肿瘤部位而言,额叶、颞叶的脑肿瘤产生精神障碍较多,特别在联合纤维紧聚的部位,如第三脑室附近的肿瘤,常早期产生精神症状。总的来讲,损及间脑-皮质联合机制、边缘系统和颞叶等部位的肿瘤,最易导致精神症状。
颅内压增高与产生精神症状的关系,尚难确定。因大多数脑肿瘤患者均有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肿瘤。而这一类肿瘤发生精神障碍较少。颅内压的突然增高可为产生精神症状的因素之一。
精神障碍的类型与年龄因素有关。M. Bleuler指出脑肿瘤时遗忘综合征的发生频率与年龄有关。遗忘综合征不会发生于儿童或很少发生于20岁以下的患者,发生在20~40岁者仅3.5%,40~60岁者为36%,在70岁以上者为57%。显然与各年龄组的生理特点有关。
脑肿瘤患者偶可呈现非器质性精神综合征,M.Bleuler认为这类症状的本质可从遗传学研究来阐明。在家系调查中发现,伴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症状的脑肿瘤患者,他们的家属中患精神分裂症、分裂样人格或躁郁症者比一般居民中的患病率要高。在脑肿瘤患者呈现意识模糊或遗忘综合征者,家属中的精神病患病率与一般居民相同。他认为脑肿瘤本身并不导致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而脑肿瘤的存在可增强遗传倾向的显现率。
脑肿瘤的临床表现,其精神症状常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和智能障碍,这些症状在疾病的后期,多为颅内压增高与大脑功能广泛受累的结果。在病程的早期,则额叶肿瘤易出现性格障碍与智能障碍,颞叶肿瘤易出现记忆障碍和感知障碍,上段脑干肿瘤则易出现意识障碍。以往颇重视特殊部位脑肿瘤所引起的精神症状,如额叶、颞叶、胼胝体、下视丘、第三脑室附近的肿瘤等。临床实践证明,总的看来并不具任何特殊性,仅少数病例其精神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前额叶肿瘤精神症状出现较早且显著。前额叶凸面肿瘤以淡漠、缺乏始动性、运动抑制、言语思维贫乏、分析综合与领悟能力降低为特征。亦可有模仿或重复言语与动作,木僵与蜡样屈曲。额叶眶面的肿瘤多有性格改变,如欣快、幼稚、浅薄的诙谐、愚蠢的夸大。亦可有贪食、性欲亢进、不知羞耻、行为放荡、自知力丧失。
胼胝体肿瘤,表现为淡漠、呆滞、缺乏始动性、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记忆障碍突出、有近事遗忘,亦可出现定向障碍及嗜睡,一般无智能障碍。
颞叶肿瘤,癫痫常见,有特征性的钩回发作,发作前有嗅、味幻觉先兆,随后意识模糊、有梦境样体验、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症。可伴有吸吮唇舌及咀嚼等动作。亦可有其他形式的精神自动症。可有简单到复杂的幻听,并有幻嗅及幻听时可伴有不快情绪、焦虑、疑病倾向、易激惹,甚或冲动行为。
上段脑干肿瘤、视丘、第三脑室和中脑区的肿瘤常有意识障碍。呈发作性意识障碍者有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去大脑强直或猝倒。持续性意识障碍者,有病理性昏睡。当持续性意识障碍程度较浅时,患者睁眼、不言不动、不理解周围事物,称为运动不能性缄默症。部分病例可呈现个性改变,躁动不安,恐怖性幻视等。
Bleuler指出脑肿瘤的精神症状大部分是两种精神病理综合征,即急性发展的意识障碍综合征及慢性发展的遗忘综合征,仅在不到5%的病例中出现有定位意义的局限性病灶所致的精神症状,包括症状性癫痫及所谓额叶诙谐综合征,并指出后者并非为额叶病变所特有。此外,尚有少于5%的病例可呈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综合征,如类精神分裂症,类躁郁症,类癔症等。这类病人在精神科临床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脑肿瘤的诊断与处理见“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学”分卷有关条目。
某些脑肿瘤患者呈现精神症状,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癔症或其他精神病,收入精神科病房,以致耽误治疗。误诊原因有:起病时有明显精神创伤,临床症状颇似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缺乏明显神经体征,而最重要原因为精神科医师对病史收集与神经检查的不足所造成。临床上亦有某些脑肿瘤患者呈现局限性脑损害的症状,如失语症,名词遗忘,强哭强笑等,被误认为精神异常而误诊为精神病。如将语言功能损害误认为胡言乱语或思维散漫,胼胝体损害的观念运动性失用,病人表现动作离奇,令人不能理解,而误认为精神异常等,鉴别诊断时应加注意。临床医师必需详细采集病史,对可疑病例虽当时未发现阳性神经体征,仍需继续观察与仔细检查,并辅以其他各种特殊检查,以免漏诊。
兴奋躁动常为颅内压增高导致昏迷的前驱,镇静与脱水降低颅内压必须同时进行,有时单纯降低颅内压后即可达镇静效果。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可用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肌内注射,好转后即改为小剂量口服,不宜服用过久。如不宜用上述药物时,可用安定肌注或口服。

☚ 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脱髓鞘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
000183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