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鼻咽喉变态反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鼻咽喉变态反应

耳鼻咽喉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病是周身性疾病,变态反应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变态反应在耳鼻咽喉科学的重要性和地位,随着变态反应学的发展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耳部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可以发生在外耳、中耳及内耳。
外耳变态反应 耳郭及外耳道的变态反应表现是湿疹和接触性皮炎。外耳部湿疹多见于婴儿及儿童的耳郭、耳后及耳垂下部。主要过敏原是食物,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是奶类食品,包括各种牛奶、羊奶等制品。根治方法是避免致敏食物。症状疗法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及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油膏,如肤轻松油膏、醋酸可的松油膏等。耳郭及外耳道的接触性皮炎主要由于药物过敏所引起,如局部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的溶液或油膏。各种化妆品、化学染发剂、塑料如眼镜框等亦可致敏而产生接触性皮炎。接触皮肤试验或斑贴试验是确诊接触性皮炎的最可靠方法。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与湿疹同。外耳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可以并发细菌感染。在外耳道可并发霉菌感染,治疗时应予注意。
中耳变态反应 或称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变态反应可以发生在中鼓室、咽鼓管和乳突,但由于部位深在,临床检查及研究比较困难,因而多被忽略。许多所谓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的症状为长期耳漏,流出的分泌物主要是粘液,脓液极少; 在探查中耳时,发现粘膜苍白,极度水肿,分泌物含有许多嗜酸性细胞。这种现象往往被证明为变态反应。文献上有许多报告证明变态反应与中耳炎的因果关系。诊断上的忽略就会造成治疗上的失败。许多所谓“渗出性中耳炎”病例的病因已被证明为变态反应。Jordan(1950)报告164例渗出性中耳炎,其中85%是变态反应产生的。从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方面来看,鼻腔、咽鼓管、中耳腔和乳突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些部位的变态反应都可以产生渗出性中耳炎。
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其主要症状包括耳鸣、耳痛、耳漏和听力障碍,不发热,无周身症状。变态反应是青少年听力障碍重要原因之一,而往往被忽略。听力障碍是变态反应性中耳炎最严重的症状,发生很快,亦可以很慢,使患者不知不觉。幼儿的听力障碍往往不易发觉。家长和老师们可能发现患儿“迟钝”,有时说话大声才能听到。波动性听力障碍是变态反应性中耳炎的特征,听力时好时坏。耳痛一般不严重。耳鸣是高音调的,亦可为低音调。耳漏在早期为水样、无色或淡黄色分泌物,量或多或少;在晚期,可以变为粘稠凝胶状,肉眼看起来与粘脓相似。变态反应性中耳炎的诊断,依靠家庭和个人过敏史,周身检查,特别是上呼吸道。局部检查: 早期鼓膜可以正常,或失去正常的光泽,有时可见液面及气泡。晚期鼓膜可以增厚混浊,不活动。分泌物的特征如上述,内含大量嗜酸性细胞。听力试验呈传音性听力障碍,气导下降10~40dB。治疗包括避免法、特异性脱敏和症状疗法等。
内耳变态反应 也称变态反应性迷路炎。多数由食物引起,少数由吸入物或其他过敏原所引起。主要病变是膜迷路极度水肿和积水。美尼尔病的病因至今尚未确定,许多学者认为变态反应是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临床研究证明变态反应与本病关系密切。内耳变态反应的症状为眩晕、听力障碍和耳鸣。眩晕多伴有眼震、恶心、呕吐。耳鸣多数是高音调的,亦可为低音调。在早期,听力障碍可能轻微或没有。随着反复发作,听力损失逐步加重。听力障碍可以在眩晕发作之前,亦可在同时或以后出现,其特点为感音性,但骨导低频率损失较重。听力障碍虽是渐进性的,但呈波动性,时轻时重,这也是耳蜗变态反应的听力障碍的特点。开始时耳部症状多为一侧性,逐步发展为双侧。症状的出现是发作性的,往往是突然的。症状的轻重程度极不规律。根据病变的范围,前庭和耳蜗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但大多数病例两部位症状同时出现。
内耳变态反应的治疗应按一般治疗原则进行。非特异性疗法中,以组织胺疗法的效果最好,此法用磷酸组织胺以0.5%普鲁卡因稀释为0.1mg/ml、0.01mg/ml、0.001mg/ml、0.0001mg/ml和0.00001mg/ml等5个浓度,分为5个疗程。第一疗程用0.00001mg/ml浓度开始,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由0.1ml开始每日增加0.1ml至1ml为止。5个疗程须连续注射,中间不休息。完毕后改为维持量,每1~5日一次,用最后一个浓度,每次1ml,继续注射至症状完全消失为止。治疗过程中若发生局部反应如皮肤红肿,或周身反应如头部发热、面部发红、头痛、头晕等,即应停止增加药量,仍用前一次维持量继续注射,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为止。
鼻及鼻窦的变态反应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所有吸入性过敏原必须通过鼻腔才能吸入呼吸道及体内,因此鼻腔粘膜致敏的机会最多,鼻及鼻窦的变态反应病的发病率很高。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可分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两种,前者症状一年到头随时可发作,后者仅在一年的某一季节发作。
(1)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极为常见,占全部鼻病的40.5%。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于青少年。主要过敏原是吸入物、食物和细菌。吸入物是最主要的。吸入物包括室内灰尘,鸡、鸭、鹅等羽毛,动物皮毛,香葛根粉(化妆品用香料)及真菌等。任何食物都可引起变态反应性鼻炎,但最常接触的食物是最重要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等。儿童的食物过敏较成人多见。细菌或其产物可以通过病灶引起变态反应。此外,寒冷、热、日光和药物亦可以引起。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主要病变是鼻粘膜水肿和嗜酸性细胞浸润。水肿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所致,主要发生在上皮下,基底膜和腺层之间。因为在这个区域,毛细血管最多。粘膜水肿发展严重时可产生息肉样变。嗜酸性细胞的浸润在这种组织内是经常和大量见到的,在鼻分泌物和血液内,尤其是在急性时期,嗜酸性细胞大量增加。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症状包括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和嗅觉消失。鼻痒和喷嚏是最主要症状,系鼻感觉神经受刺激所致,是阵发性的,来的很快。鼻塞由粘膜水肿所引起,按患者和过敏原接触的时间和程度的不同,鼻塞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持续性或间歇性。如接触的量小而时间短,则粘膜水肿很快被吸收,鼻塞仅是暂时性的。倘接触量大而时间长,则水肿可以持续很久。在儿童,流鼻涕往往是唯一的症状,鼻涕的量和质随时可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于变态反应的程度,水肿的多少和有无继发感染。急性时期的鼻涕少而稠。在高度水肿情况下,就多而稀,呈水样。如有继发感染,则变成脓性。嗅觉消失是由于鼻塞所致。如粘膜水肿持续很久,可以发生囊肿性变,亦可使嗅神经萎缩。这些症状可随患者与过敏原接触的量和时间而变化很大,可以轻微,亦可很重; 时间可以很短,几分钟即消失,亦可以很长,甚至常年存在。但在大多数病例中,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现象乃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特征。
诊断依靠病史、症状和检查。家庭过敏史、过去过敏史和现在生活环境的变化都应详细询问。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和柔韧。如水肿严重,可发生息肉样变。如有继发感染,可变为红色,硬性肿胀。
变态反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都很常见,诊断上往往混淆不清。根据上述诸要点,鉴别不难。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应首先消除内因。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全身特别是大脑皮层的锻炼。找出过敏原后,可采用避免法或脱敏法,或两者综合应用。在过敏原未能找到前,可采用非特异性疗法,方法有:
❶针刺迎香、印堂等穴位。
❷组织胺注射疗法(见本条变态反应性迷路炎的治疗)。
❸中药斑蝥贴印堂或迎香穴。
❹鼻粘膜封闭疗法,用1%普鲁卡因溶液注入下鼻甲粘膜内,每侧2ml,隔日一次,共注射10~20次。
❺控制症状可用色甘酸二钠20mg,由鼻腔吸入,每日3~4次;抗组织胺药物,如去敏灵25mg每日3次,扑尔敏4mg每日3次、苯茚胺25mg,每日3次。
❻如并发鼻粘膜肥厚,可用电烙、电凝固或冷冻法治疗。
(2)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定期性或季节性发作的变态反应性鼻炎,仅在一年的某一个季节内发作,其他季节毫无症状。此病在国外通称为“枯草热”,但实际上与枯草过敏关系不大,亦不发热;正确的名称应为“花粉性鼻炎”,因为此病的病因是对花粉过敏。花粉长在植物花的雄蕊里,每一种植物都有固定的开花播种时期,因此,花粉性鼻炎的发病时期也是固定的。虽然任何植物的花粉都可引起花粉性鼻炎,但最重要的则是重量较轻、数量较大、由风传播的花粉,如夏季和秋季生长最普遍的草类和莠类,例如在美洲是猪草,在国内多是蒿属植物。
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病理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大致相同,水肿较显著。症状较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严重; 而且在花粉季节期内,是特殊性的,不是阵发性的。除鼻部症状外,同时可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咽部和支气管亦可受侵犯,临床表现为咽及气管发痒、咳嗽、哮喘等。在治疗方面,可根据皮肤试验结果,采用特异性花粉浸液脱敏法,有90%以上的疗效。如发病季节短,症状不严重,可采用对症疗法包括抗组织胺药物、色甘酸二钠、类固醇激素、麻黄素等。抗组织胺药物对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佳。
变态反应性鼻窦炎 变态反应性鼻窦炎和变态反应性鼻炎虽常同时发生,但亦可单独出现,变态反应可只发生在单侧某一个鼻窦内,而鼻腔和其他鼻窦不被侵犯,亦可侵犯两侧全部鼻窦。变态反应性鼻窦炎的粘膜病变基本上和变态反应性鼻炎相同——水肿和嗜酸性细胞浸润。但是鼻窦的粘膜很薄,基底很脆弱,较易发生极度水肿。Proetz通过实验证明,在1分钟内,变应性水肿的粘膜可以把上颌窦腔填满。变态反应性鼻窦炎的症状主要是流大量水样鼻涕。如窦口被水肿粘膜堵塞,或窦腔被极度水肿的粘膜所压迫,可发生头昏和头痛。如病变轻微,亦可无症状。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因为临床的症状和病征较少。X线照片显示粘膜水肿,表面高低不平。这些变化随时可由于变态反应转入静止期而全部消失,但也随时可由于变态反应的急性发作而复发。这是变态反应性鼻窦炎的一个特征.
咽部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为咽部粘膜及咽部淋巴组织包括扁桃体及增殖体的水肿和增殖肥大。主要症状为咽部分泌物增加。咽部变态反应与鼻部变态反应往往同时发生,常因咽部症状和鼻部症状综合起来,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少年。在治疗方面,常被认为是扁桃体和增殖体摘除术的适应证,而大量进行。不少临床调查证明,在这种手术的病例中,多数是上呼吸道变态反应,而不是感染。在行扁桃体和增殖体摘除术的后果是:对上呼吸道的变态反应症状极少疗效,相反地,症状往往加重。过去没有症状的,在手术后亦开始出现。有许多患者,手术后开始出现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等,而且发病率逐步上升。所以在明确变态反应的诊断情况下,扁桃体和增殖体摘除术是不适合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后在扁桃体窝内和鼻咽腔,水肿和增殖肥大的淋巴组织迅速地重新出现。反复的摘除并不能消灭反复的发生。所以在手术前,上呼吸道变态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这种鉴别诊断有时需要长期耐心的详细检查和观察才能弄清,不可仅靠一时的检查为根据。
喉部的变态反应
即变态反应性喉炎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急性变态反应性喉炎往往是过敏性休克的重要部分,来得很快,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致命。主要病变是粘膜极度水肿和嗜酸性细胞的浸润。在急性病例,极度水肿可以侵犯全部粘膜及粘膜下各层组织包括肌肉,因而使声门关闭,不能呼吸。在过敏性休克,除下呼吸道水肿外,还有声带和支气管痉挛,是窒息的主要原因。慢性病例喉部粘膜呈不同程度的水肿,有时呈现水泡或息肉样变。变态反应性喉炎的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咳嗽和呼吸困难,有时咽痛。局部检查可见喉部粘膜苍白,水肿或呈水泡、息肉样变。如水肿严重,声带运动受限制。治疗必须进行病因治疗。症状疗法包括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局部喷用,亦可用抗组织胺药物、类固醇激素类等。如有呼吸困难,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   结缔组织病的耳鼻咽喉表现 ☛
000118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