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1736又称“老包”。清代古州(今贵州榕江)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古州人,苗族。雍正十二年(1734)以“苗王出世”为号召,筹划武装起义。官府发觉后被捕,后在苗族群众斗争下释放。翌年三月由于官府催索钱粮,苗民不堪忍受,遂率众起义。转战清江(剑河)、台拱(台江)间,达二万余人,攻占黔东南一些州县。和其他首领一样,被拥戴称王。乾隆元年(1736)湖广总督张广泗兼任贵州巡抚,在苗民中进行分化瓦解,并向起义军大举进攻。包利等退守雷公山,被俘就义。 包利?—1736清雍正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称“老包”。贵州古州(今榕江)人。苗族。雍正十二年(1734),以“苗主出世”号召苗民起义,事泄,被捕,经苗民斗争,获释。十三年三月,为反抗官府敲诈勒索,与苗民红银率领高表、八妹、丹江、台拱2万余苗众起义,惩治官吏与豪绅。先后攻克黄平、重安江、清平、余庆、台拱、清溪等地城汛,断驿路,势力扩展至黔东南地区,被拥戴称王。清朝遣湖广总督张广泗调集两湖、两广及云、贵、川7省兵围攻起义军。乾隆元年(1736),退守牛皮箐(今雷公山),后在乌糯箐战斗中被俘,械送贵阳,遇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