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匦 包匦bāoɡuǐ━┃ 《尚书·禹贡》:“包匦菁茅。”后以“包匦”代称贡物。明·于慎行《送冯琢吾殿讲典试湖广》诗:“三江橘柚充包匦,七泽栟榈属剪裁。”包,或作“苞”。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诗:“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 ☚ 七青八黄 圭珙 ☛ 包匦pɔu213 kuei213包裹匣装: 他的宝贝都~着呢。《尚书·禹贡》: “三邦底贡厥名,~菁茅。” 因严包细裹,谨慎缠结,后用以称贡物。左思《吴都赋》: “职贡纳其~,《离骚》 咏其宿莽。” 包匦❶裹束而置匣中。汉扬雄《十二州箴·荆州牧箴》: “云梦涂泥,包匦菁茅。” ❷代称贡品。晋左思《吴都赋》: “职贡纳其包匦。” ●《书·禹贡》:“三邦底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 底: 致。匦(gui): 匣。一说,缠结。菁茅: 一种有刺的茅草,供祭祀缩酒之用。玄纁: 绛色。锡: 赐。《禹贡》篇指出,荆州一带向天子进贡的品种,与扬州大抵相同。荆州之贡的特色是将菁茅裹束而置于匣中,将珍珠绶带之类装入包装箱里,同时还要进献一种不寻常的大龟。 包匦 包匦匦,gui,包裹、缠扎的意思,后用为贡物的代称。《尚书·禹贡》:“包匦菁茅。”左思《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匦,《离骚》咏其宿莽。”——诸侯纳贡的菁茅,《离骚》歌咏的宿莽。 ☚ 苞惹轻尘 褒斜 ☛ 包 包包(~书;~扎) 裹(包~;装~) 包裹其足:裹足 围裹:围 缠裹:绸 裛(~衣) 包匦 覆盖包裹:覆裹 用皮革包:鞹 用纸在外面包裹:装(精~) 用纱布、绷带捆绑、包裹:包扎 扎缚
另见:捆束 ☚ 拴系 浸湿、晾晒 ☛ 00011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