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H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广西之武宣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考》注云: “系春秋时晋国大夫翰胡的后代。”(按:《续通志·氏族略》据《姓苑》云:“周翰胡、曹大夫。”) 翰hàn❶高飛。揚雄《逐貧賦》:“爾復我隨,翰飛戾天。” ❷長而大的毛。揚雄《羽獵賦》:“鱗羅布列,攢以龍翰。”蔡邕《筆賦》:“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 ❸指毛筆。見下。 翰 翰hàn❶晨风。鹞一类的猛禽。《大雅·常武》五章:“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孔《疏》:“若鹰鹯之类,挚击众鸟者也。”《说文》:“翰,天鸡也。一名晨风。”见《草木篇》 [晨风]条。 ❷高飞貌。《小雅·小宛》一章:“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毛《传》:“宛,小貌。鸣鸠, 鹘𫜸。 翰, 高。 戾, 至也。”《小雅·四月》七章:“匪鹑匪鸢,翰飞戾天。”郑《笺》: “翰,高; 戾,至。言𫜸鸢之高飞。” ❸通“干”。骨干,栋梁。《大雅·文王有声》四章:“王后维翰,王后烝哉。”毛《传》:“翰,干也。”郑《笺》: “王后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孔《疏》:“干者,筑墙所立之木。干与墙为法,故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大雅·嵩高》一章:“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毛《传》:“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翰,干也。”孔 《疏》: “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大雅·江汉》四章:“文武受命,召公维翰。”郑《笺》:“昔文王武王受命,召康公为之桢干之臣,以正天下。”朱熹《集传》: “翰,干也。”《尔雅》郝懿行《义疏》:“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按两边立木所以干正墙体。” ☚ 醓醢 鞙 ☛ 翰读音h·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侯旰切,去,翰韵。 ❶天鸡,即锦鸡或山鸡。 ❷笔。曹丕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 ❸特指书信。 上一条: 厂 下一条: 瀚 翰憨hǎn长毛。例:毛长~~的,黑.jpg) (chuǎ)的。 ❍ 留~头发不理。 《汉语大字典》:“翰,长毛。” 翰{}五7195见「翰白」   翰han毛笔。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墨,见意于篇籍。”(寄身:寄托自己。见[xian]意:表达思想。篇籍:文章。) 翰hàn❶长而硬的羽毛;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 △ 挥~|~墨|华~。 ❷姓。 翰❶长而硬的羽毛。 ❷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丨挥~丨来~丨华~丨文~。 ○~林(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翰hàn❶ 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文字、文章等:挥翰│华翰│翰墨。 ❷ 姓。 翰han翰林1 翰墨2 翰苑 尺翰 华翰 书翰 文翰 翰hàn
翰hàn翰❶高。《詩經·小雅·四月》: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 鄭玄箋: “翰,高。” ❷榦也。《詩經·大雅·崧高》: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鄭玄箋: “翰,榦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翰,協句,音塞。”《禮記·孔子閒居》: “惟周之翰,四國於蕃。” 鄭玄注: “翰,斡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翰,胡旦反,徐音寒。” ❸猶“長” 也。《禮記·曲禮下》: “凡祭宗廟之禮,……雞曰翰音。” 鄭玄注: “翰,猶長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翰,户旦反。” ❹白色馬也。《禮記·檀弓上》: “戎事乘翰。” 鄭玄注:“翰,白色馬也。《易》曰: 白馬翰如。” 陸德明 《經典釋文》:“翰, 字又作䮧, 胡旦反, 又音寒。” ❺白也。《易·賁》: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 鄭玄注: “翰,白也。” (《通德堂經解》) 《易·賁》: “白馬翰如。” 鄭玄注:“翰,白也。” (《鄭氏佚書》) ❻毛之長者。《尚書大傅》: “之西海濱,取白狐青翰。”鄭玄注: “翰,毛之長者。”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傅》: “之西海濱,取白狐青翰。” 鄭玄注: “翰,毛之長大者。”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異稱 > 翰 翰 hàn 指筆毫,借指毛筆。翰,鳥羽。古以羽毛爲筆,因代稱。此稱始見於漢朝,沿用至近代。《漢書·揚雄傳下》:“故藉翰林。”顏師古注:“翰,筆也。”《文選·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霑翰。”李善注:“韋昭《漢書注》:‘翰,筆也。’”晉·左思《咏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唐·柳宗元《送韓豐群公詩後序》:“天水趙(佶)秉翰序事,殷勤宣備,詞旨甚當。”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陸禽部 > 雉 > 鶾1 > 翰1 翰1 hàn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陸禽部 > 雞 > 翰音 > 翰3 翰3 hàn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總稱部 > 成鳥 > 翰2 翰2 hàn 代指飛速快疾之鳥。《詩·大雅·常武》:“王旅嘽嘽,如飛如翰。”孔穎達疏:“翰,是飛之疾者。”按《說文·羽部》:“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周成王時蜀人獻之。”段玉裁注:“此不當有‘一名鷐風’四字横梗於其中也,四字當在‘蜀人獻之’之下。‘一名’當作‘一曰’。‘一曰’者,别一義也。《常武》曰‘如飛如翰。’毛云:‘疾如飛,摯如翰。’鄭云:‘翰,飛鳥之豪俊也。’此鷐風曰翰之證。《釋鳥》、毛傳皆云:‘晨風,鸇也。’” 翰hàn❶ 赤羽山鸡,也叫锦鸡。《逸周书·王会》:“文~者,若皋鸡。”(文:彩色的。皋鸡:羽毛很美丽的一种野鸭。) ❷ 鸟羽毛。左思《吴都赋》:“理翮整~,容与自玩。”(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 ❸ 毛笔。古代用羽毛制笔。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卓荦观群书。”萧统《文选序》:“飞文染~,则卷盈乎缃帙。” ❹ 文辞,文采。《三国志·吴书·孙登传》:“裴钦博记,~采足用。”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藻。” ❺ 书信。叶适《赠徐灵渊》:“今日观来~,如亲见古人。” ❻ 高(飞)。《诗经·小雅·四月》:“匪鹑匪鸢,~飞戾天。”(戾:至,到。) 翰 翰翰,鸟羽。古人以鸟羽为笔,借指书信。《宋书·吴喜传》:“前驱之人,忽获来~。”蓝文徵《与章益》:“~悉,谨遵雅命如期敷讲。” ☚ 五、因书写工具而得名 书翰 ☛ 翰*hanBAB2 <文>❶赤羽山鸡。也叫锦鸡。 ❷长而坚硬的羽毛:饰以翠~(曹丕文)。 ❸毛笔:~墨/挥~/弱冠弄柔~,卓荦观群书(左思诗)。 ❹文章,文辞:文~/事出于沉思,义归乎~藻(萧统文)。 ❺书信:尺~/华~/札~。 ❻高飞:~飞戾(到达)天(《诗经》)。 书信 书信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简牍书信的总称:书牍 书信或递送的文件、印刷品:信件 青泥信 信札、帖子:柬帖 音讯,书信:雁鸿 书信极少:鸿稀鳞绝 书信或消息受阻不通:黄犬音乖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辅助 辅助辅(辅弼;毗辅) 助(翼助) 佐(佐佑;佐相;奉佐;赞佐;毗佐)协(协同;协助;协佐;协相;协策;协亮;协赞) 祐 奖(扶奖)劻 匡(匡助;匡勷) 右序 赞翼赞翊 赞襄 赞勷 裨赞 翼奖 夹助 夹介 毗奉 毗益 毗助 毗翼 撮哺 比佽 辅导帮助:辅夹 辅助世道:扶世 辅助善行:翼善 辅助自己:自副 相辅助:相辅(~而行;~相成) 相扶 亲近辅助:附助 辅佐,辅助:翰 羽仪 辅翊 辅翼 诱导辅助:诱翼 捍卫辅助:蕃辅 匡正辅助:匡助 匡佐 匡相 匡辅 忠诚辅助:笃弼 笃棐 辅助并发扬:辅宣 (从旁帮助:辅助)
另见:帮助 佑助︱无扰 ☚ 辅助 辅佐 ☛
羽毛 羽毛羽(~轴;~干;~枝;~域;羽翮;毳~;飞~) 翎(翎毛;翎羽;雁~;翠~) 毛(毛羽;毛衣;鸡~;鸿~) 衣(莺~;蝶~) 翚 翰(翰毛) 鸟的羽毛:鸟羽 鸟衣 翎羽 羽的美称:凤翎 鸟翅或尾上长而硬的羽毛:翎(翎毛) 清代冠饰上向后下垂拖着的孔雀尾翎羽:花翎 顶翎 鸟羽的茎:翮 羽毛洁白:鹤鹤 羽毛很盛:襳襹 羽毛丰盛的样子:褷褷 羽毛变色,失去光泽:皫 毛整齐的样子:毨(鸟兽毛~) 羽毛破败的样子:翛翛 毛松散的样子:氃氋 毰毸 毛濡湿粘合的样子:褵褷 离褷 (鸟类身体表面所长的毛:羽毛)
另见:毛1 飞 翅膀 ☚ 羽毛 各种羽毛 ☛
各种羽毛 各种羽毛翠鸟的羽毛:翠羽 翠毛 翠翰 鹙鸟的羽毛:氅 春秋更换的新羽:冬羽 古代乐舞时所执的雉羽:翟(执~) 羽(~舞;羽旄) 红色羽毛:红衣 白色羽毛:缟羽 雪衣 雪毛 雪翎 雪羽 白羽 皓羽 玉羽 霜毛 霜翎 霜辉 霜晖 鸟的白色羽毛:霜衣 绿羽毛:翠羽 上冲的羽毛:翎鬛 长而坚硬的羽:翰 美丽的羽毛:藻翰 秀毛 鲜艳的羽毛:鲜羽 珍贵的羽毛:凤茸 ☚ 羽毛 各部位的羽毛 ☛
各种毛色的马 各种毛色的马赤色的马:骍(骍驹;黄~) 红马 赤马骅骝 赤黑色的马:驖 铁 浅黑色的马:騩 深黑色的马:骊(铁骊) 纯黑色的马:黑马 骊马 骊驹 青色的马:駹 青黑色的马:駽 青骊 铁青马 白色的马:翰 白马 雪驹 素骥 黄色的马:黄马 黄骢马 浅黄色的马:騧马 四匹黄色的马:乘黄 紫色的马:騟 ☚ 坐骑 杂色马 ☛
翅膀 翅膀翅(翅羽;翅翎;翅翮;翅翼;翅翰) 膀(膀子;翼膀) 羽(羽仪;羽翅;羽翎;羽翰) 翰(翰翮) 翨 翄 翮(翼翮;翼翮) 鳞翼 鸟类或昆虫的翅膀:翼 羽(鸟羽;振~)翅 禽鸟的翼翅:翮(翮翰;翰翮) 羽翼 风翎 毛翎 鸟翼 鸟的羽翼:革 雁翅:雁翰 神鸟的翅翼:灵翼 灵翰 大雕的翅膀:云翼 蝉翼:轻翅 轻蝉 轻羽 蝉羽 蝉佩 蝉轻 蝶翅:蝶衣 蝶羽 蝶翎 金粉 一个翅膀:单翅 只翼 两个翅膀:两翼 双翼 叠翮 雁的两翅:雁翼 高飞的羽翼:高翼 轻捷的翅膀:轻翮 轻翰 轻翼 强劲有力的翅膀:铁翼 翅膀挨着翅膀:比翼(~齐飞) ☚ 动物的胃 毛2 ☛
文章 文章文(文字;文言;文笔;文轴;文论;文翰;文辞;文词) 辞(修辞) 翰(羽翰;毫翰;藻翰;觚翰) 藻咏 属辞 风月 鹿触 兔简 道妙 卷帙 卷秩 笔端 纸笔 龙凤 雕篆 纸墨 笔墨 行墨 楮墨 雅章 沉诗任笔 一尺之笔 诗歌文章的总称:诗文 音翰 诗词文章的总称:辞章 词章 词翰 对别人诗文的美称:华章 瑶华 瑶章 瑶句 瑶翰 琼什 雅什 琼音 玉韵 玉章 嘉藻 锦章 锦翰 锦笔 高篇 蜺字 郢中词 云锦章 玉佩琼琚 对他人赠的诗文的美称:兰章 对皇帝诗文谀称:龙章 对别人诗文的敬称:华篇 黄钟 对自己诗文的谦称:陋制 芜词 对别人文字的尊称:麟笔 麟书 麒麟书 对他人文章或书画的赞词:大笔 篇章、文章:篇辞 文章和语言:笔舌 文章与书法:词艺 词翰 诗书 文辞和情思:文情 文章和谋略:文谟 文章的波澜:文澜 文章的长短:篇幅 文章短小而内容单薄:穷迹 文章短而有气势:尺水兴波 文章篇幅长:长篇(~大论) 宏篇巨制 洋洋万言 文章极多:积简充栋 文字众多:累牍 诗篇之多:百篇 美妙的诗文等很多:琳琅满目 琳琅溢目琳琅触目 触眼琳琅 触目琳琅 满目琳琅 (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文章)
另见:作品 文字2 记录2 写作 创作 ☚ 文章 文章各部 ☛
毛笔 毛笔毫(毫锥;毫管;毫翰;羊~;尖~;素毫;柔毫;弱毫;玄~;貂~;秋毫;寸毫;霜毫;银毫;玉兔毫) 翰(毫翰;笔翰;柔翰;弱翰;轻~) 管(管毫;寸管;小~;湘~;霜~;龙管;手管;筠管;斑管;班管;黑~;翠~;玄~;弱管;犀管;青管;管城子;管城侯;管城公;管城君;管城毛颖) 兔(兔管;兔毫;兔颖;兔翰;兔鬣) 聿(朱~;不聿) 木笔 象笔 象喙 生活 宝帚 虎仆 不律 柔毛 毛锥(毛锥子) 毛颖 霜辉 霜晖 青镂 墨笔 颖生 尖头奴 龙须友 中书君 毛元锐 文章货 黑头公 金不换螺子笔 畦宗郎君 藏锋都尉 一种毛笔的名称:金不换 毛笔的美称:炜管 象笔 玉管 霜琯 凤毫 毛笔的雅称:宝管 毛笔的戏称:毛中书 墨曹都统 笔和纸:毫楮 兔楮 铅素 笔和墨:笔墨 毫墨 翰墨 铅墨 兔楮不律隃麋 毛笔的头部:毫(毫末;毫颖;毫铦) 颖(铦颖;管城颖) 锋端 铦锥 笔锋 笔尖 笔头 笔端 笔上手拿的部分:彄 笔杆(笔杆子) 笔管 象牙制的笔管:象管 用犀角制的毛笔管:犀管 雕花的笔管:镂管 ☚ 笔 各种毛笔 ☛ 翰hàn;gàn(一)侯旰切,去翰。 ❶锦鸡。《山海经·西山经》:“鸟多白~。” ❷羽毛,羽翅。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借~于晨风,假足于六。” ❸毛笔。张衡《四愁诗》:“侧身东望泪霑~。” ❹文辞,文章。见“文翰”。 ❺书信。宋之问《答田征君》:“忽枉岩中~,吟望朝复夕。” ❻高而疾。《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鸠,~飞戾天。” (二) 平寒。通“幹”。筑土墙时竖立两旁的木板,喻指骨干、栋梁。《诗·小雅·桑扈》:“之屏之~,百辟为宪。” 〖翰〗 粵 hon6〔瀚〕普 hàn ❶ 毛筆,有詞語「揮〜」。潘岳《秋興賦》:「於是染〜操紙,慨然而賦。」 ❷ 文章。蕭統《文選.序》:「事出於沉思,義歸乎〜藻。」 ❸文辭,文采。蕭子顯《南齊書.列傳第三十五.臧榮緒》:「其有史〜。」
翰hàn❶毛笔、书信、诗文等。如:挥翰,书翰,华翰。 ❷长而硬的羽毛,古代用来写字。 翰hàn [书] ❶ (毛笔) writing brush: 挥 ~ wield one's writing brush;write (with a brush) ❷ (笔迹;文字) writing: 华 ~ your letter ❸ (姓氏) a surname: ~ 胡 Han Hu ◆翰林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翰墨 [书] brush and ink — writing,painting,or calligraphy 翰hàn ❷ 操翰成章|摛翰振藻
❸ 沉思翰藻
❹ 操觚染翰|飞文染翰
翰*hàn(16画)
  【提示】, 中间的日, 当中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 中间没有一横,不要错写成𦏾; 下面的羽,两折笔下为一点、一提,旧字形是两撇 ( )。 *翰hàn16画 部 〈书〉 (1) 长而硬的鸟羽。 (2) 笔毫;毛笔: ~墨|挥~。 (3) 文辞;书信: 辞~|文~|书~。 翰 ☚ 羽 翟 ☛ 翰hàn春秋初期不从羽,从飞(飛),倝(gàn,日光照耀义)声。声母演变如干汗、甘酣例。本指锦鸡。引申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古代用来写字。转义指毛笔。如:翰墨。再引申指诗文,书信。如:文翰|华翰|翰林(唐代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的名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现多用为译音字,特别是译外国人名。 翰★常◎常
hàn形声,从雨,倝(ɡàn)声,本义为红羽毛的山鸡,引申为鸟的长而硬的羽毛、毛笔、文辞、书信等。 【辨析】 以“翰”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hàn: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