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痿病证名。痿证之一。亦称脾痿。由于脾气热而致肌肉失养,或湿邪困脾,伤及肌肉所致。症见肌肉麻痹不仁,口渴,甚则四肢不能举动等。《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又:“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和胃。选用川连枳壳汤、泻黄散、栀连平胃散、栀连二陈汤,或用二术二陈汤、霞天膏等方。参见痿条。 肉痿出《素问·痿论》。痿证的一种。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且伴有感觉迟钝或消失的现象。见于运动和感觉机能同时受损的病证。其病因为脾热不能濡养肌肉。 肉痿ròuwěi痿证的一种。出《素问·痿论》等篇。“脾主身之肌肉”, 故亦称脾痿。由于脾气热而致肌肉失养, 或湿邪伤及肌肉所致。症见肌肉麻痹不仁, 重症可见四肢不能举动。治宜清热利湿, 健脾和胃。用栀连二陈汤加减。参见痿条。 肉痿ròu wěimuscular atrophy; muscular flaccid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