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绵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绵拳

绵拳

拳种之一。又称“延手”。因其拳势绵延柔长,较搏中能随对手的闪躲退缩而延势续劲,故名。其源无考,近现代流行于河北、河南及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诸省。绵拳套路动作舒展,轻松自然,势长劲绵,缓中有急。行拳要求做到“断而未断,连而未连”;交手以柔化为主, 讲究一个“柔”字:柔则顺,柔则化、柔则长、柔则进;发力讲究缓蓄猛发,先收后发,沉气助力。其手法有冲、搂、崩、挂、砍、穿、拨、捋等;肘法有顶、撞、拨、架等;身法有拧、转、挤、靠等;腿法有丁、弹、踢、扫等;精神讲究纯静松一。其套路主要有六架式、大八拆。基本功有四,即抖臂、抓空、揉木球、捋蔴辫。绵拳演练强调心静、气沉、身柔,对人体神经调节、血液循环和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 窄门拳   隐仙门拳 ☛

绵拳

绵拳

书名。蓝素贞编著。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五章:第一章绵拳风格、价值及整理的经过;第二至五章介绍绵拳基本动作、套路及辅助运动等。此拳是编者以传统的绵拳为主,又吸收体操和舞蹈的动作组编而成。全套共6段36式。

☚ 三十二势长拳   武术运动基本训练 ☛
绵拳

绵拳

中国拳术之一。流行于河北中部各县。起于何时,无文字可考。
绵拳以柔为主,绵绵延长,故名绵拳。又因为其在实打中手掌随对方的活动延伸,随对方的劲力柔化绵进,故又称为延手。该拳在精神上要求纯静专一,姿势要舒展自然,动作要轻松柔和,绵绵“延长”,劲力要“柔化绵随”,“得势则刚”。绵拳的基础训练,有抖臂、捋麻辮、抓空、揉木球等。抖臂是两臂随胸腰柔和摆动;发力时要沉气猛呼,以胸腰带动两臂,要先肩后臂,完整有序。捋麻辮是用麻编成约三市尺长的圆锥形柔软麻辮,练习时将麻辮挂起,上端约与头平,两手托住麻辮,前手平肩,后手平腰,两手交替由前上方向下方捋动。抓空是站马步桩,一手前伸,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用力屈指抓握,左右互换,主要训练手臂的力量。揉木球是用木制成的直径约一市尺的圆球,练习时将木球置于桌上,用揉动木球,使之在桌上绕圈滚动;可用一手揉,也可用两手揉。
绵拳技击上的特点,在对方进攻时,柔而化之,防后发着。由于这个基本特点,无论在动作上和劲力上都要求先吞后放(吞,有收的意思,是防,又称蓄力。放,即是发。在吞之后,接着进行放而发着)。其拳法主要有崩、冲、搂、挂;掌法主要有砍、穿、拨、捋;肘法主要有顶、撞、拨和挤靠;腿法较少。传统套路有两路:一路“六加式”、二路“太八折”。
绵拳对柔韧性的要求较高,而方法上又是先收后放,要求稳定性。因此绵拳套路中有较多的平衡动作和对柔韧要求较高的动作,也有以抖臂、抓空为代表的柔中寓刚的动作,这都是其极为显著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绵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 绵张短打   绵掌 ☛

绵拳

❶又称“延手”。武术拳种。流行河北。以柔为主。随对方的手动延伸己手,随对方的劲力柔化绵进,因称。多平衡动作,少腿法。有崩、冲、搂、挂拳法;砍、穿、拨、捋掌法;顶、撞、挤、靠肘法。
❷古时太极拳的异称。参见“太极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