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部位异位起搏连续3次或更多地出现,简称室速。心率常在150~200次/min,P—P间期略不规则。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 s。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治疗时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为首选药物,预防用药可选用奎尼丁0.2 g或普鲁卡因胺0.5 g,每6~8 h一次,或普罗帕酮口服150 mg,每日3~4次。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室异位激动引起的,起始和中止突然,频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的发作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此外,原发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锑剂、酚噻嗪药物中毒、缺钾和Q-T延长综合征等也可引起,也见于低温麻醉、心脏手术、心脏导管检查过程中以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过量时,偶尔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 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Ⅰ、Ⅱ导联均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及其起始,心室律略有不齐,平均为每分钟177次。 诊断依靠心电图。鉴别诊断主要须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相区别。下列各点可作参考: ❶识别P波和P与QRS波群的关系,如房室节律间有固定关系,P波在QRS波群之前的,肯定为室上性型。 ❷比较平时的早搏和发作中QRS波群的形态,如波形相同则属同一类型。 ❸比较发作中的QRS波群和心室夺获的QRS波形。若两者不同,且心室夺获与窦性的相似(或为心室融合波),则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性大。 ❹如发作前已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预激图形,发作时保持不变者则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❺心室率超过每分钟250次的多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发作(图)。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予紧急处理,尽快控制发作,并预防复发。伴休克或低血压者先用升压药,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纠正酸中毒,再根据病情与病因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者首选直流电复律或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推注,以后每5~10分钟加用50mg,至发作终止或总量达250mg为止。纠正后每分钟静脉滴注1~3mg,维持1~3天。亦可用普鲁卡因酰胺分剂静脉缓慢注射,首次200mg,以后每隔5~10分钟100mg,或每10~20分钟200mg,总量不宜超过1.0g,注射时注意低血压的出现。心律纠正后可继续口服维持量0.5g,每日3~4次。上述药物疗效不佳者可选用慢心律,双异丙吡胺、茚丙胺、乙胺碘呋酮等。洋地黄中毒引起的禁用直流电复律,首选药为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苯妥英钠首剂用250mg稀释于注射用水20ml,在10分钟左右静脉推注完毕。低钾者可给用0.5%氯化钾溶液静脉滴注,每小时1g左右,至心律纠正或总量达2g。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础上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宜用异丙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注或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病因不明的室性心动过速除用直流电复律、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酰胺外,还可选用口服奎尼丁0.2~0.3g每6小时一次,待纠正后改0.2g每6~8小时一次维持。预防复发除短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外,可口服奎尼丁0.2g或普鲁卡因酰胺0.5g每6~8小时一次,必要时可加用心得安20mg每日三次口服。室壁瘤引起的频发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经电生理研究确定异位心律发源处后,可试手术切除。 ☚ 非阵发性房室交接处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同“早搏性室性心动过速”。 ☚ 普通型室速 良性室性心动过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