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与人师经师,学官名,指汉代以经学教授生徒的学官。汉代经师讲学风气很盛,据《汉书·平帝纪》:元始三年“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置经师一人。”经师讲学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学生在经师处学成后,一样可以出仕求官。人师,指德识才学卓越,可为人们师法表率的人。《韩诗外传》卷五:“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后世常经师人师并提。把既通经学又立身可为人师法的人,称作“经师人师”或“经师人表”。如《文选》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说:“国学初兴,华夷慕义,经师人表,台资望实。”但袁宏《汉纪·郭泰传》认为,“经师易获,人师难得”。人师有时也作为“人君”解,如《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