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病证
人体水液生成,输布和排泄障碍所出现的病证。津液病证比较繁多,一般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❶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亏,津伤,是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去濡润滋养而表现的证候。临床以口燥咽干,唇燥裂皮,皮肤毛发干枯而无光泽,小便短少,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为主要表现。本证多由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津液生化减少;或由饮食失养,津液化源匮乏,或由热邪炽盛,耗伤津液,或由大汗、吐泻太过伤津等因素而致。
❷水液停聚证是水液输布、排泄失常而引起的痰证、饮证和水肿等诸多病证。痰证是水液凝聚、浓度大、质地稠,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所引起病证。痰的病证临床表现较多,有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等,故有“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饮证是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之间所表现的病证。饮证有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的不同。水饮是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引起的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元代朱丹溪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把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水液停聚证多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等诸多因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