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海关道清同治九年(1870),裁咸丰十年(1860)原设三口通商大臣(只崇厚一任),新设津海关道,专管直隶一省中外交涉、海防及新、钞两关税务。其附近地方如天津、永平、遵化、顺天所属沿海各州县为其专辖,其距海较远之州县为兼辖,但无论专、兼辖,一般民政仍归各州县办理。该道启用“关防”(印章)有二:一为“办理直隶地方通商事务兼管海防兵备道”;一为“监督直隶津海关税务”,迄于清末。入民国,1913年直隶省分置四观察使,其中“渤海观察使”驻天津县,辖原天津、河间、永平、承德、朝阳五府,遵化、赤峰二州所属共43县,转年改渤海观察使为“津海道”,辖区改变,所属32县。但此时所谓“观察使”、“津海道”,虽然不无清代“津海关道”的遗意,但其辖区、职掌均已与前不同,因此“津海关道”,从1913年(民国2年),实际与天津府、天津道等官一起裁撤,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