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一二年生草本 > 紅草 紅草 hóngcǎo 單稱“紅”,亦稱“龍古”、“蘢鼓”。蓼科。一年生高大草本。全株被毛,葉卵形,托葉鞘筒狀。夏秋開花,白色或粉紅色,穗狀排列,長而下垂。供觀賞、入藥。各地廣泛栽培。《爾雅·釋草》:“紅,龍古。”郭璞注:“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或稱“鴻䕵”、“蘢古”、“遊龍”、“石龍”、“天蓼”、“大蓼”。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紅草》。 各种状况的草 各种状况的草蔓生或爬藤的草:蔓草 带露的蔓草:露蔓 丛生的草:葆 茂盛的草:长苞 红色的草:红草 有臭味的草:臭草 臭草名:莸 蓬乱的草:艿(~草更生) 芿 乱草 蓬草 蓬科 蓬草和蒿草:蓬蒿 飘飞的蓬草:飘蓬 枯萎的蓬草:衰蓬 沾露的草:露草 隔年的草:宿草 陈根 枯萎的草:苴 菹 衰草 枯草 寒草 霜草 玄草 衰莽 黄蒿 黄芜 寒天的枯草:寒蓬 干枯或腐朽的草:败草 晒干的草:干草 切碎的草:莝(~豆) 有毒的草:毒草 终年不死的草:宿莽 ☚ 各种用途的草 青草 ☛ 红草即“茜草”(7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