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关于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学术界的观点不统一,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标志。理由是: (1) 生产工具是划分经济时代的依据。农业机械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物,是农业生产工具划时代的变革,最能体现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2) 农业机械化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最能综合反映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增长。因为: (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直接反映农业劳动者生产能力和生产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国外一般采用这个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3) 现代农业同传统农业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上。我国农业落后,突出的表现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没有高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谈不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第三种观点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机统一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是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提出来的,只有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求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才能真正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第四种观点认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应该是农业生产效率。所谓农业生产效率就是农业中的所有投入综合在一起的单位产量,是各项投入生产率的加权平均值。因而,农业生产效率这个指标本身就是一个全面表现生产发展成就的综合指标,比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这些单项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指标,更能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近来,许多同志建议采用多项综合指标来衡量农业现代化。一种观点认为,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三项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为合适。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用每亩投入的生产资料数量 (价值)指标、按人口计算的农产品数量 (质量)指标、农业生产率指标 (包括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畜禽产品率) 三项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用下列指标体系来衡量农业现代化: (1) 目的指标。以年人均农产品的消费量为主要指标,具体包括人均口粮、人均收入、农产品商品率以及积累率等指标。(2)任务指标。主要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两项指标,用以保证上述目的指标的实现。(3)手段指标。如机耕面积比重、农业机械班次作业量、每马力小时耗油量等指标,手段指标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 2.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4.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