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提高阶段1979—1990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甘肃省农村计划工作进入了深入普及和完善提高阶段。这期间中共中央提出的“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最好一个”的要求,尤其是中共中央发出的《公开信》和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指明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坚定和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和信心,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适应甘肃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情况, 甘肃省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机构,强化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1983年10月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同时地(市、州)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并陆续在全省建起了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或工作站,各级计划生育机构作为业务主管部门, 有力地加强了各级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的领导和督促推动作用。
(2)从甘肃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法规。主要的如《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 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暂行规定》、《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的意见》及甘肃省人大颁布的《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和《关于禁止痴呆傻人生育的规定》等,标志着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由过去单纯的行政措施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坚持贯彻“晚、稀、少”的方针政策, 总的要求仍然是晚婚、晚育、节育、绝育,下大力气狠抓一胎带环、二胎结扎、计划外二胎和三胎以上引流产等节育措施。
(4)坚持节育措施的高标准、严要求和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充实基层各级服务网络,主要依靠当地技术力量适时、安全、就地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服好务。甘肃省有计划、有要求、按照规范标准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工作于1983年开始,到1992年地县乡(镇)三级网络基本建成并日臻完备。其中14个地、州、市,86个县共有专职人员1 050人,内专业技术人员,药物、药具人员748名,1 516个乡(镇)有专职人员6 631名,有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9 800个,会员发展到108万人。据统计:约占全省39.2%的4项节育手术是由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承担完成的。
(5)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主要是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乡(镇)群体承包制、育龄妇女合同制等。近年来,劳动保险部门还试行推广了独生子女、有女无儿户养老保险等办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进入“七五”,从1986—1990年主要由于受第二次人口高峰期的影响,甘肃省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5年平均分别比前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但必须肯定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做的很好的,1990年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各方协同配合,出现了计划生育工作五个“打破常规”、三个“重大突破”的好局面。
五个“打破常规”是:
❶在组织领导上打破由分管领导单一抓的常规,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几大班子配合抓;
❷在工作部署上打破春节、农忙季节不抓农村计划生育的常规,实行全年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计划生育两不误;
❸在工作方法上打破习惯于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靠开会做报告、发文件指导工作的方法,实行领导深入实际,抓点带面,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全省形成强大的声势;
❹在工作重点上打破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年年扎多胎的常规,实行抓难带易,以难促易,从二女户结扎突破,全面落实综合节育措施;
❺在力量组织上打破计划生育部门唱独脚戏的常规,动员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共同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三个“重大突破”是:
❶在纯女户特别是二女户结扎这个大难点上取得了突破;
❷在禁止痴呆傻人生育上取得了突破;
❸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上取得了突破。据统计:1990年,全省共做4项节育手术858 437例,相当于1989年的1.79倍;纯女户结扎96 456例,为80年代结扎总和的32.15倍;二女户结扎62 112例,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1990年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上年的2.26%和1.70%下降到2.07%和1.45%,为1990年以后各年年年完成全省人口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