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纛dào军中或仪仗中的大旗。李贺《春归昌谷》:“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纛读音d·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徒到切,去,号韵。 上一条: 衜 下一条: 敦 纛读音d·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徒沃切,入,沃韵。 上一条: 𦺇 下一条: 顿 纛dào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纛dào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大纛。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禮樂旗 > 纛 纛 dào 亦作“翿”,亦稱“羽葆幢”。古時用作樂舞、殯葬、儀仗或軍中指揮之大旗。《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左執翿。”毛傳:“翿,纛也。”鄭玄注:“舞者所持,謂羽舞也。”《周禮·地官·鄉師》:“及葬,執纛以與匠師御匶而治役。”鄭玄注引鄭司農曰:“翿,羽葆幢也。”唐·許渾《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詩:“柳營出號風生纛,連幕題詩月上樓”。 纛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飾 > 纛 纛 dào 帝王車馬之飾物。以氂牛尾或羽毛製成,大如斗。因多設於車衡左方或左驂馬軛上,故又稱“左纛”。亦可置驂馬額頭。始於秦漢。秦始皇陵一號、二號銅車馬右驂馬額上均飾有此物,並有半球形銅底座。《史記·項羽本紀》:“紀信乘黄屋車,傅左纛。”裴駰集解:“李斐曰: ‘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 ‘以氂牛尾爲之,或在騑頭,或在衡上也。’”《漢書·揚雄傳》:“於是命羣臣,齊法服,整靈輿……揚左纛,被雲梢。”參閱《後漢書·輿服志上》。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扇幡 > 纛2 纛2 dào 亦稱“皂纛”。古代儀仗。狀類旗而大,多爲黑色。《新唐書·儀衛志上》:“朔望受朝及藩客辭見,加纛、矟隊,儀仗减半。”《宋史·儀衛志六》:“皂纛、本後魏纛頭之制。唐衛尉器用,纛居其一,蓋旄頭之遺象。制同旗,無文采,去鎞首六脚。《後志》云:‘今制,皂邊皂斿,斿爲火焰之形。’金吾仗主之,每纛一人持,一人拓之。乘輿行,則陳於鹵簿,左右各六。”《元史·輿服志二》:“皂纛,建纓於素漆竿。凡行幸,則先驅建纛,夾以馬鼓。”《清史稿·輿服志四》:“法駕鹵簿……紫、赤方傘、扇、幢、旛、旌、節、氅、麾、纛、旗、鉞、星、瓜、仗、列丹墀東西。”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儀仗 > 纛 纛 dào 亦作“翿”、“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舞具 > 纛 纛 dào 亦作“翿”。古代舞具。竿首綴有羽毛的旗幟。用於文舞。《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毛傳:“翿,纛也。”孔穎達疏引李巡云:“翿,舞者所持纛。” 纛dào〖名词〗 纛dào❶ 帝王车上用牦牛尾或雉尾制的饰物。《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屋车,傅左~。” 纛*daoF4EE 军旗 军旗兵旗 战旗 戎旗 戎斾 戎麾 戈旗 军帜 旃旆 灵旗 灵旂 ☚ 各种用途的旗 将旗 ☛ 纛隋、唐时期军队中的大旗。《唐六典》:“隋炀帝亲征辽左,每百人置一纛。皇朝因而用之。” 纛清代皇帝所用卤簿仪仗之一种。皇子、亲王至贝子及公主、福晋仪仗亦设。纛,指古时军队所用大旗。清循古制,皇帝所用设前锋、护军、骁骑,五色金龙或黄龙大纛。高11尺,杆攒竹髹朱,顶金盘植豹尾,镦以铁描金,飘带9尺,面有正幅、斜幅,约4—6尺,绘五色销金云龙纹,多依八旗旗色。 纛dào❶隋、唐代军队中的大旗。 《唐六典》: “隋炀帝亲征辽左,每百人置一纛。皇朝因而用之。” 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a big army banner used in ancient times △纛dào25画 小部 古代军中的大旗: 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