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令jiào líng

佛、菩萨的教勅。教, 梵文gama,佛教指圣人对众生之言。《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上:“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
(例)
❶菩萨道: “我受了如来法令,在此镇押黄风怪。……当时被我拿住,饶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隐性归山,不许伤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师。有违教令,我之罪也。” (二十一·274·)
❷幸我师出东土,拜西方,观音教令脱天灾,离大难,皈正在瑜伽门下。(九十四·1183·)

命令2

命令2

令(告令;谕令;嘉奖~)
敕令,命令:
教化,命令:教令(不奉~)
母亲的命令:母命(~难违) 慈令
朝廷的命令:台命 金诰
皇帝的言论命令:震訇
上天或皇帝的命令:骏命 敕命 大命
君王的命令:君命
君命具有绝对权威性:君命无二 君命无贰
雷公的命令:雷令
强者的命令:强令
上级的命令:
对上级命令的尊称:钧令
上级官吏亲书的命令:手令 手谕
上级对下级的手令:论帖
发到若干地方的同一个命令:通令
下达的命令:号(号令)
明文宣布的命令:明令(~禁止)
口头传达的命令:口令
已发布的命令:成命(收回~)
临终的命令:遗命
叛逆者的命令:逆命
僭伪政权的命令:伪命
紧急的命令:羽书 羽檄 十二金牌 十二道金牌
秘密下达的命令:密令 阴敕
胡乱下的命令:醉令
荒谬无理的命令:乱命
(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 指示1

☚ 命令2   各种用途的命令 ☛

各种法令

各种法令

国家的法令:王法 枢宪 国命
国家的重要法令:大令
朝廷的法令:王法 天宪
朝廷颁发的重要法令:甲令
宗教的法令:教令 敕宪
当时的教令:时宪
防火的法令:火宪
限制性的法令:科限
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等:草案
第一道法令:甲令
只有一条死罪的法令:一卒之令
好的法令:善法
宽大的法令:宽典
宽缓的法令:阔网
正当的法令:正法
重要的法令、法则:大法
极其重要的法令和文字记载:金科玉篆
严密的法令:峻科
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玉律
威严的法令:威法
所有人都须遵守、无一例外的政策法令:画一之法
严酷的法令:峻法 峻制
严峻的法令:峭法
苛刻的法令:苛文
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苛政
琐苛的法令:烦法
苛繁的法令:愆令
残暴的法令:暴令

☚ 法令   政令 ☛

教令jiào lìng

❶命令,法令。《韩非子·外储说》:“分财不中,~~不信。”
❷定律,规律。《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夜、二十四节,各有~~。”

教令

唐朝教唆老、少作案的犯罪行为。《唐律疏议》认为教唆者利用老、少“皆少智力”的弱点,而指使他们进行犯罪。因此,应当承担罪责。即“唯坐教令之人”。《唐律·名例律》主张依据教令者的行为及接受赃物与否,来适用法律。即所谓:“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老、少犯罪,惩治教令者。赃物征偿,依据谁受赃,谁赔偿的原则处理。与此同时,唐律又对教唆罪与亲属相犯罪作了区别。在唐卑幼殴、杀尊亲,以恶逆罪从严处罚。但教唆老、少殴、杀直系亲属者,并不直接实行犯罪,所以,“各同自殴打及杀凡人之罪,不得以犯亲之罪加于凡人”。唐朝教令罪的规定及其体现的法律原则,为宋、元、明、清等各代所承继,并成为封建定制。

教令

❶训练条令。《尉缭子·兵教上》:“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加犯教之罪。”
❷命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史记·孝文帝本纪》:“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

教令

❶国家有关军事机关制定的关于军队武器使用、作战和训练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对现行条令的补充和发展,也是组织部队演习和实施军事训练的依据之一。如实弹射击教令,战术演习教令,飞行教令,对核、化、生武器防护教令,战场勤务教令等。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基本原则、措施、要求、方法和组织实施等。由总参谋部或各军兵种领导机关颁布。
❷古代指命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史记·孝文帝本纪》:“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