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长邾阿仍害民案
此案发生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后。粮长邾阿仍无视皇上谕训,巧立名目,科敛害民。明初设粮长一职负责田地丈量、征收税粮、奏报水旱灾情等事。朱元璋对粮长非常重视,曾召粮长进京“面听宣谕”,强调其职责。《御制大诰续编》载:“粮长邾阿仍,自朕命有司召粮长面听宣谕,其邾阿仍坐视不出,令徐添长代替赴京,本人在家,朋党谭理、徐付六、周伯贤、谭真五、张二、徐付三、庄寿二、胡付四起立名色,科扰粮户。”实际上只应敛粮一万石,但他们用各种名目“通计敛米三万七千石,钞一万一千一百贯。”即便扣除五千石,多敛米二万石,钞一万一千一百贯。邾阿仍巧立名目计一十二种:有船水脚米、斛面米、装粮饭米、车脚钱、脱夫米、造册钱、粮局知房钱、看米样中米、灯油钱、运黄粮脱夫米、均需钱、棕软篾钱等。在邾阿仍横征暴敛之下,民深受其害,“以房屋准者有之,揭屋瓦准者有之,变买牲口准者有之,衣服、缎疋、布帛之类准者亦有之。”朱元璋认为,“似此奸顽,贪婪无厌,虐民之心甚如蝮蛇,其仁心莫知所在,直至身亡家破而后已。”最后邾阿仍被判以死罪。明初粮长有犯者很多,朱元璋法律通过将此类案件编入《御制大诰》的形式,加强了对粮长犯罪案件的规定和惩处。此案即为《御制大诰》中此类案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