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病原微生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引起动、植物疫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衣原体、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大部分是寄生性微生物,有些为严格寄生,只能在生物体内或活细胞内生长,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另一些为兼性寄生,能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如细菌、枝原体、真菌等。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条件下,栖居在宿主一定部位,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宿主抵抗力降低时,这些微生物侵入其他部位寄生,从而引起疾病,称为条件性致病菌。只能在死亡的有机物上生长,不能侵入宿主,但能以其产生的外毒素导致疾病的称为腐生性致病菌。除腐生性致病菌外,致病微生物只是在有足够数量时,经一定途径进入易感宿主体内,且具有逃避机体防卫作用的能力,并能在宿主组织的生化环境中生长繁殖时,才能引起感染。能否适应生长是微生物具有感染性的先决条件。此外,微生物在宿主组织和器官中大量增殖,往往引起该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导致生理功能失常,出现临床症状,此种能致病的特性称为致病力。感染性和致病力统称致病性。
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对宿主而言。一种微生物对甲动物有致病性,但对乙动物可能是完全无害。有些病原微生物致病范围很窄,具有高度的宿主专一性,它们只侵害一种动物或植物。如猪瘟病毒、鸡马立克病毒、小麦散黑穗病菌等。也有能侵害多种动物的泛嗜性病原菌。如狂犬病毒能感染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炭疽杆菌能侵害各种食草动物; 瓜果腐霉病菌能使多种瓜类、豆类、茄科、烟草、玉米、棉花、甜菜以及其他一些树木的幼苗及果实致病,但有些微生物对某种动、植物只有感染性,而无致病力。这种宿主就成为危险的带菌(毒)者,如恶性卡他热病毒能在绵羊体内增殖,而不致病,但它能将病毒传递给黄牛和水牛,使其感染发病。
致病力的强弱,决定于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力和毒素性。
侵袭力 微生物能突破机体的防卫作用,并向周围组织扩散蔓延的能力。包括:❶病原微生物的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酶,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它不仅阻碍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且使细菌表面的异物性减少。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质A能与IgG抗体的Fc段结合,因而阻断了Fc段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抑制了细胞对已经调理的细菌的吞噬作用。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等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可分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增加组织间隙的通透性,便于菌体和毒素向周围组织扩散蔓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它是一种激酶,可致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成为血纤维蛋白溶酶而使纤维蛋白溶解。
❷荚膜由多糖、多肽或粘蛋白组成,如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炭疽杆菌荚膜多肽和链球菌细胞壁的M蛋白等,具有荚膜的细菌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❸其他结构物质,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表面的菌毛能使细菌吸附于肠上皮细胞;伤寒杆菌表面的Vi抗原有抗吞噬和保护细菌免受相应抗体在补体参与下的溶菌作用。
毒素性 某些革兰阳性菌,能产生毒力强大的外毒素,引起特征性的中毒症状。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在菌体裂解后,游离出来成为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和血管机能紊乱(见外毒素和内毒素)。
此外,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因病毒在靶器官和靶细胞的增殖,直接破坏该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所致。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bingyuanweishengwu

能引起人类传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放线菌等。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人类传染病中约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细菌是无叶绿素的单细胞植物,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菌三大类。常见的由球菌引起的传染病有大叶肺炎、猩红热等;杆菌引起的有结核、伤寒及螺菌引起的鼠咬热等。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致病微生物,其结构似细菌,比细菌小,光镜下可见,具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立克次氏体常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通过动物叮咬吸血等方式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如斑疹伤寒、恙虫热等。螺旋体是一类细长呈弯曲状,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微生物。是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一类微生物。由螺旋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有梅毒、回归热等。真菌结构比细菌复杂,有明显的细胞核。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常见的真菌传染病为皮肤病,如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微生物。少数放线菌可引起疾病,如肺放线菌病等。

☚ 变态反应   传染源 ☛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能使人致病的微生物叫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病毒类,现今发现约有450多种病毒可使人致病,其中多见为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类,有多种球菌、杆菌、弧菌类可致病,如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双球、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放线菌与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可借助各种途径进入人体而致病,是人类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大量疫苗等研制成功与广泛开展免疫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开发,已卓有成效地降低微生物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