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算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算缗suàn mín

指计算税赋。缗,钱索,每缗穿钱一千。汉代征赋以缗为单位,称算缗。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

算缗

 向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征收的财产税。“缗”是穿钱的绳子,指成串的钱。公元前119年汉政府颁布算缗令,令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囤积货物者如实向官府报告自己的资产财物,每值两千钱,纳税一算,手工业者出卖产品,四千钱纳一算;商人用的小车一辆纳两算,船五丈以上纳一算。凡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一经查出,人即罚戍边一年,资产货物没官。揭发者,奖给没收资财的一半。

算缗

汉时对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税。元光六年(前129年)“初算商车”,即开始对商人运载货物的车船征税。元狩四年(前119年)“初算缗钱”。缗钱即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自此开始对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业者征税。同时,车船税也推广到非商业性的车船。规定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均须向政府申报,其“贯贷卖买,居邑储积之物”,凡缗钱四千纳税一算(一百二十钱):“诸作有租及铸”(《汉书·食货志》)。对车船征税,则规定:非商车每辆征税一算,商车加倍;船五丈以上征税一算。同时实行告缗法,奖励告发者,惩罚偷税者。至桑弘羊领大司农后始罢,缗钱税亦废。

算缗

汉代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赋税。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始向商贾征取车船税。元狩四年(前119) “初算缗钱”,对商人和高利贷者,按其财产货物的价值,每二千钱征收一算(一百二十钱)。手工业者制造出售的产品每四千钱征收一算。非三老、北边骑士,吏民的轺车征税一算,商贾加倍。船五丈以上也征收一算。隐匿不报或报而不实者,罚戍边一岁,没收资财。揭发隐匿的以没收资财的一半给赏。并派官吏往各地监督执行。结果, “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商贾中等以上的人家大批破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