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介于东经97°31′39″~106°11′47″和北纬21°8′32″~29°15′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千米,南北纵越990千米。全省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貌特征及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隅,地理坐标为北纬39°28′~41°05′,东经115°25′~117°30′。全市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达176公里,总土地面积为16807.8平方公里。四周除东部及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市毗邻外,其余边界均与河北省接壤。截至1995年底,北京市共辖18个县区,城区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近郊有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远郊有门头沟、房山2个区和通县、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8个县。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 一、地貌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地跨淮河、长江和新安江流域,土地资源总面积有13.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居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第22位。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土地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垦殖率较高的最早地区。据统计部门统计,1995年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0.58万公顷,人均耕地0.075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黑龙江省系由边境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 简称“黑”。版图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 形象地反映了黑龙江省富饶美丽的风貌。全省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4.7%, 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 居全国第六位。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福建位于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之间。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横宽约300公里,纵长约400公里,整个地形略象一个斜贯长方形。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 一、地貌与土地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上海市幅员较小, 土地总面积6 340.5平方公里,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资源仅0.049公顷。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 地势低平, 河渠成网; 位于东亚季风盛行区, 降水丰沛, 光热资源较为充足; 土地资源农业开发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上海郊区经济比较发达, 土地资源利用率已高达99.9%, 但非农业建设用地占地较多, 耕地垦殖指数约为48.9%。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城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持续快速增长, 非农建设用地总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农产品总量和多样化需求也相应增加, 需要相应的农业用地来支撑, 因此, 土地资源的稀缺度日益增强。不断增加投入, 以提高土地资源质量和承载能力;遵循生态平衡规律,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用好每一寸土地, 不断提高单位生地产出率, 已是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陆地演变与地貌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北依燕山,东临渤海,陆域四周与河北省和北京市接壤,总土地面积11 917.7平方千米。辖区最南端位于大港区太平村捷地减河中心线 (北纬38°33′00″),最北端位于蓟县下营镇黄崖关(北纬40°15′02″),最东端位于汉沽盐场东侧涧河中心线 (东经118°03′35″),最西端位静海县王口滩德干渠 (东经116°42′05″)。南北长188.8千米,东西宽177.3千米,周长900余千米。海岸线北起涧河口,南至歧口,全长126.5千米,潮间带面积2.86万公顷。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貌及地类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坡。地处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西最宽处约57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510公里;土地总面积176 128平方公里,折合1761.29万公顷;东临湖南,南接广西,西接云南,北靠四川。全省西高东低,最高点为威宁、赫章两县交界处的韮菜坪,海拔2 900米,最低点为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37米,最大高差2 763米,中部地区海拔约1 000米左右。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类型及现状 ☛ 一、地形地貌/(一)山地/(二)丘陵与盆地/(三)洞庭湖冲积平原/(四)河流与水面/二、土地类型/(一)农业用地 (耕地)/(二)林业用地/(三)牧业用地/(四)渔业用地 (水面)/(五)其他用地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山东卷 ☛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理条件及地形地貌特征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浙江省是全国人口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而土地资源贫乏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6%,人均占有土地0.25公顷,为全国人均占有土地0.83公顷的29.7%;耕地面积更小,据1992年的统计,全省耕地1691.22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9%,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7%,人均占有耕地0.04公顷,为全国人均耕地0.09公顷的45.4%。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 ☛ 一、地形地貌/(一)冀北高原区/(二)冀西北山间盆地区/(三)太行山地丘陵区/(四)燕山山地丘陵区/(五)燕山山前平原/(六)太行山前平原/(七)低平原区/(八)滨海平原/二、土壤类型、分布及特点/(一)棕壤/(二)褐土/(三)灰色森林土/(四)黑土/(五)栗钙土/(六)栗褐土/(七)潮土/(八)草甸土/(九)砂姜黑土/(十)山地草甸土/(十一)盐渍土/(十二)滨海盐土/(十三)碱土/(十四)风沙土/(十五)新积土/(十六)红黏土/(十七)粗骨土/(十八)石质土/(十九)水稻土/(二十)灌淤土/(二十一)沼泽土/三、土地类型/(一)耕地/(二)林地/(三)牧草地/(四)水域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青海土地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❶,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52%。 牧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6.29%; 农耕地不到土地总面积的1.0%。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但大多数质量很差。不能利用和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76%。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 地形地貌 ☛ 一、地形/(一)陕北黄土高原/(二)关中平原/(三)陕南山区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面积5. 18万平方公里(统计在册面积为6. 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大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海南省、台湾省。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貌类型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全省海堤内土地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面积比较少。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包括水域面积)的面积约10.0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8.3%,其中10米以下的约占70%左右; 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面积约1 69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云台山为江苏第一高峰,海拔高度625米。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福建, 南连广东, 西接湖南, 北毗湖北、安徽。东西端最宽约490公里, 南北间最长约620公里。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1.74%, 居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面积的首位, 在全国位于第18位。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