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xiàochuǎn一种呼吸道疾病,症状是呼吸急促、困难,伴有声响。 哮喘xiàochuǎn〈名〉一种病症,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哮喘病发作。 【同义】气喘。 各科的病 各科的病内科病名:疳 痞 痃 疸 感冒:外感 流感 伤风 着凉 受凉鼽嚏 霜露之病 霜露之疾 哮喘病:齁(~得慌) 哮(哮喘) 喘 外科病名:瘘(~管) 疝(疝气) 痔 疣 痈 疽 溃烂:疡(溃疡) 溃(~脓) 嘴唇溃疡:胗 疮溃不收口的病:漏(痔~) 中医妇科病名:带(白~) 崩漏 传染病名:痘(面~;水~) 疟(疟疾;齐后~) 疹(疹子;风~) 疽(痈~) 痢 麻(麻疯) 癞 花(天花~;面~;出~) 痁 痎 面豆 结核病名:痨(痨病;肺~) 劳(童子~) 瘵 急性传染病名:瘟(瘟疫) 疫(疫气;疫病;沴~;时~) 瘥(沴瘥) 瘴(~气) 大札 时气 沴疠 佐疾 天行病 天行证候 急性肠道传染病:霍(霍乱) 痢疾:痢 泄利 瘟疫与灾荒:札荒 害人的疫病:烈假 运动系统病名:痿(痿症;下~) 癃 瘫痪:疯(~瘫) 瘫(面~) 俳(足~) 痪 枯 偏瘫:痱 偏枯 半枯 偏废 半身不遂 半身不随 半身不摄 风湿病:痹(痹症;痹痼;寒~) 四肢的病:末疾 足部的病:足疾 白内障:翳(白翳) 瞖 皮肤病名:疥(~瘙) 疔 疖 痄(~腮) 痱 痘(~疮) 痆 瘃 疱(面~) 疡 痏 瘊 痒 疣 痣痂 痤 苛(~痒) 疮(疮疾;疮疡;疮痏;疮痍;疮疖;疮疠;疮肿) 疯(白癜~) 癜(紫~) 疠(疥~) 瘢(紫~;白~) 癣 瘭(~疽) 瘙(骚) 疽 疤 痈(~疽) 瘩(~背) 瘘(鼠~) 臃 癀 癍 粟 鬎鬁 瘌痢 疙瘩 扢秃 斑秃 愠羝 蚧搔 狐臭 腋气 癞痢 雀班 鬼剃头 痣和疣:志赘 ☚ 各种病 神经系病名 ☛ 哮喘病名。 ❶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 “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 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详哮证、喘证条。 ❷指哮证。见《丹溪心法·哮喘》。因哮证发作时常兼见喘逆气急,故习称哮喘。《景岳全书·喘促》: “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凡哮喘证,一般有发作时,有间歇时,发作时则喘息气促或喉有痰声,间歇时,则喘平,呼吸如常。哮喘危症多难治。《证治汇补·喘病章》: “发汗如油,汗出如珠,抬肩撷肚,直视谵语,鼻扇口开,及胸前高起,脉络散张,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死。”参见哮证、喘证条。 哮喘病证名。 ❶哮与喘的合称。哮指呼吸困难伴有的痰鸣; 喘指呼吸迫促困难。二者多同时并见,不易区分。 ❷专指哮证。 哮喘 哮喘中医病症名。简称 “哮”,又称 “喘鸣”、“喘喝”、“哮吼”。是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是各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病症的通称。多因内伏痰饮,又受外感、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临床表现有呼吸喘促,喉间有哮鸣声,咳嗽胸闷,咳痰不爽,严重的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唇甲青紫,气急不能平卧。每因咳出大量粘痰,而症状有所缓解。如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可导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疗宜宣降肺气、涤痰平喘以治标,扶脾补肾以治本。 ☚ 痰饮 眩晕 ☛ 哮喘病名。喉中痰鸣为哮;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为喘。哮必兼喘,故称哮喘;而喘未必兼哮。病因以痰为主,因痰伏于肺,遇感诱发。临床有寒热虚实之分。新病或发作期多实,久病或缓解期多虚。形寒怕冷,痰白清稀,口不渴为寒证,治宜温肺化痰平喘。面红身热,痰黄粘稠,口渴为热证,治宜清肺化痰平喘。虚证则应补肺益肾纳气,健脾化痰。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主要特征。治疗:❶针刺天突、膻中、丰隆等穴。 ❷选用大椎、肺俞、定喘等穴隔姜灸。 ❸药线点灸背部有关穴位。 ❹鸡蛋或鸭蛋,浸尿中六个月,煮吃。 ❺榕树浓液、香附、桃仁、老姜、桂枝,水煎服。 ☚ 咳嗽 肺痨病 ☛ 哮喘asthma指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发生的高音调的呼吸附加音。有时不用听诊器即可闻及。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喉头水肿、上呼吸道肿瘤或异物等。 哮喘xiàochuǎn病症名。 ❶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 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 喘, 主要指呼吸迫促。甚者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状。《医学正传·哮喘》: “大抵哮以声响名, 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 谓之哮; 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 谓之喘。” 哮与喘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详见哮证、喘证条。 ❷指哮证(见《丹溪心法·哮喘》)。因哮证发作时常与喘互见, 故习称哮喘。 哮喘 哮喘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鸣、呼吸困难为特点。发病与气道对各种刺激易激惹和过度反应所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关,为儿童常见慢性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典型病例多见于4~5岁以上的小儿,儿童期发病男孩较女孩多(约2~3 :1),发病者婴幼儿期常有湿疹病史,常有家族过敏史,并有遗传倾向。春秋季发病较多,夏季则发作减少或处于缓解状态。 病因及发病原理 哮喘的病因较复杂,但不论何种原因,其气道对外界刺激均具过度反应,此乃由哮喘患儿内在过敏体质所决定。 气道过敏与Ⅰ型变态反应(参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条,105页)有关。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肥大细胞释放出生物介质(主要有组织胺、慢反应物质、PAF(血小板凝集因子)、ECF-A(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直接作用于效应器官,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粘膜水肿,致气道狭窄,呼气不畅,出现喘鸣。急性发作期,由于气道不完全阻塞,肺泡可过度膨胀而有暂时性肺气肿,若粘液栓子阻塞气道则可出现肺不张。通气受阻后气体弥散障碍,可导致血Po2下降,Pco2上升,呼吸频率增快,耗氧增加。最大呼气流率和第一秒深呼气(FEV1) 均降低,残气量增加,由于缺氧而致心率加快。发作时呼吸道粘膜层可有多量嗜酸粒细胞、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因哮喘严重发作而致死者经尸检发现肺组织切面可见大、小支气管内被很多稠厚粘液栓子阻塞。 引起Ⅰ型变态反应的物质可分吸入性、摄入性、接触性及接种性四种。吸入性致敏物质有花粉、屋尘 (其中螨是主要抗原)、动物羽毛、皮屑、杀虫粉等; 摄入性抗原主要为异种蛋白如鱼、虾、蟹、蛋等; 接触性致敏抗原有油漆、药物、日用化妆品等; 接种性有注射疫苗等。 哮喘反映植物神经功能的不平衡,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交感神经β受体的感受性降低。感染、酸中毒、儿茶酚胺分泌减少、cAMP活性降低、药物(如心得安等)均可抑制β受体而使α受体兴奋性增高,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出现哮喘。另外,细支气管平滑肌张力与前列腺素有关,前列腺素E1(PGE1)可使支气管扩张,前列腺素F2α(PGF2α)可使支气管收缩,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平衡状态,而哮喘时,前列腺素F2α占优势。其他如心理状态、精神因素对哮喘发作也有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起决定性作用,如父母亲平日过度偏袒、溺爱,一旦对病孩的无理要求或威胁不予满足时,即可引起哮喘发作,独生子女、知识分子家庭中哮喘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此有关。 感染是哮喘的重要致病诱因,病毒感染尤为重要; 幼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年长儿以鼻病毒,青少年以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感染为主要。细菌感染、机体内在病灶亦可诱发哮喘,此外剧烈运动10分钟左右可导致哮喘发作,且症状明显,可能是因运动时呼吸增快、耗氧量增加,促进体内释放某些介质而致支气管痉挛。一些非特异性物质刺激如煤油、煎鱼味、吸烟味、特殊香味、地板腊等以及进食过咸、过甜、过酸的食物都能刺激局部副交感神经而引起咳嗽、哮喘。其他如大哭、大笑、饮食过饱、疲劳过度、气候骤变(潮湿、低气压、冷空气)、环境影响、年长儿内分泌因素(如月经来潮)亦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临床表现 按起病与临床表现将哮喘分为三种类型: ❶外源型又名吸入型哮喘,其发作与吸入性抗原关系密切,与免疫直接有关。发病年龄较早,发作频繁,季节性很强,血中IgE升高,大多患儿血清补体偏低 (但在正常范围内),特异抗原皮肤试验阳性,家族有过敏史。 ❷内源型又名感染型哮喘,诱病原因多为反复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和成人,无明显季节性,血中IgE可正常,也可增高。 ❸混合型哮喘,兼有上述二型特点,终年哮喘而无缓解季节。 临床上急性发病者可突然起病,多于夜间或清晨突感胸闷或有咽、眼、耳、鼻作痒,揉搓,喷嚏,咳嗽,继而发喘;也可先有上呼吸道症状,1~3天后再出现哮喘。发病时,多有痉挛性咳嗽、哮鸣、烦躁不安、气急。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主,有时有腹痛、低热。严重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青紫。有时痉挛性咳嗽频繁,常于咳出粘稠泡沫痰液后,病情随之缓解。体检胸部呈深吸气状态,叩诊肺部为高清音,心浊音界可缩小,肝浊音界可下降。两肺满布哮鸣音及不同音调的啰音,或呼吸音减低。婴儿患者可闻及捻发音。 哮喘持续状态或称急性严重哮喘,乃指哮喘急性发作,经正确使用足量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未能缓解者。可发生急性肺气肿,心力衰竭、气胸(肺泡破裂所致)、纵隔气肿、肺不张或肺炎。需急症处理,必要时住院治疗。 发作间歇期,病儿可无任何主诉,也无任何体征,但有肺功能不足。反复发作的病儿胸廓可呈桶状,前后径增大,个别严重者可影响体格生长发育,身体瘦弱,胸廓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等。 诊断 诊断依赖上述临床表现、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和试用支气管扩张剂常能有效缓解病情。周围血中嗜酸细胞增多(其绝对值超过400/μl)和血清IgE值增高,亦有助于诊断。婴幼儿夜间慢性干咳而无哮鸣,被诊断为“过敏性咳嗽”、“过敏性支气管炎”者,或反复有“哮喘性支气管炎”者需随访观察,如超过2岁仍有发作,不论伴或不伴哮鸣可作运动诱发试验,如运动后引起哮喘发作,用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病情者,属运动诱发试验阳性,预示有本病之倾向。但哮喘需与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喉部异常)、呼吸道异物、百日咳、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吕弗综合征等病相鉴别。 预后 本病预后与治疗有关。经积极治疗者,70%病儿至青春期可停止发病; 而未经治疗者至青春期或以后仍有半数以上继续发病。约1~2/10万在20岁前死于本病。英国1959~1966年间年青哮喘患者之死亡率较以前明显上升,经分析被认为与此阶段应用喷雾剂正确与否有关,所用气雾剂喷孔较大,每喷1次为异丙肾上腺素400μg,喷量过大,且当时未限制每日喷用次数,导致心肌缺氧损害而死亡。 治疗 急性发作时应设法迅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和减少粘液分泌,如有感染,应积极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重点为扩张支气管,常用药物有氨茶碱及儿茶酚胺类(拟交感神经药物)。一般口服氨茶碱,每次4~6mg/kg每日2~4次。病情危重时可用2~4mg/kg(初用剂量宜小; 前4小时未用过者)加于25%葡萄糖20~40ml缓慢静脉注射(不应少于15分钟)。静脉推注速度应严格控制,因快速注射可引起急性氨茶碱中毒,使心跳骤停。必要时每六小时可重复使用。亦可静脉滴注,首剂在20分钟左右滴完,以后每小时按0.4~0.6mg/kg滴注。症状缓解后改口服,剂量同上,最好每6或8小时一次以维持血内有效浓度。需注意纠正酸中毒,因酸中毒可抑制β受体兴奋性,使氨茶碱不能发挥应有效用。对长期用氨茶碱控制而再度急性发作者,应用氨茶碱时宜按每天总需要量于24小时内平均静脉滴入,以维持血中氨茶碱有效浓度为10~20μg/ml。 常用的儿茶酚胺类-拟交感神经药物是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此类药物均用于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素1:1000溶液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儿童每次不超过0.2ml,必要时15~30分钟重复一次,可连用3次。以后改用氨茶碱口服。排除心源性喘息确诊为哮喘者应用肾上腺素效果明显,副作用少。用量过大可致面色苍白、心悸。亦可用1:1000溶液雾化吸入。用氨茶碱不能控制之病例可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喘息定),制剂有舌下含片,每次5~10mg(每片10mg),每天最多不超过3~4次;气雾剂用0.25~0.5%异丙基肾上腺素吸入,每次一揿,每天不超过4次。最近有用恒定输液装置 (控制静脉滴注剂量) 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控制有重度呼吸衰竭的急性哮喘发作获得疗效之报道,将1mg异丙基肾上腺素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ml内静滴,按每分钟0.1μg/kg滴入,最好以血pH值和血气分析调节用量,可逐渐加量,按每20分钟增加0.1μg/kg。一般有效量为每分钟0.4~0.7μg/kg,20分钟~4小时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均见改善,继续维持12小时,待血Pco2小于45mmHg,病情控制后,可在血气监测下逐渐减量,但不应超过每小时减少0.1μg/kg的速度,一般至36小时后可完全停止静滴。但异丙基肾上腺素可使心跳加快,故静滴时需注意采用之剂量及滴注之速度。近年,为避免肾上腺素的副作用,有倾向应用选择性兴奋β2受体药物如舒喘灵,氨哮素等,用于氨茶碱不能控制之较重病例。舒喘灵(salbutamol)口服,每次0.1~0.15mg/kg,一天3~4次,也可皮下、静注或气雾吸入。气雾用0.5%溶液0.01~0.03ml/kg,有引起肌肉震颤的副作用,但并无多大妨害。氨哮素(clenbuterol)可口服或含化薄膜,气雾吸入或直肠给药。口服含片成人一次一片,每片含药40μg,一天三次;气雾用10~20μg,一天3~4次; 直肠纳入60μg,一天1~2次,小儿按年龄酌减。麻黄碱亦属拟交感神经兴奋剂,中枢兴奋的副作用大,应用后易耗尽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而产生耐药性,临床有逐渐被淘汰趋势。茶碱类.镇静剂(巴比妥类)与镇咳剂合用有协同作用,用此类复方较单用氨茶碱的效果好,国内外均有商品成药。 哮喘持续状态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之严重哮喘常同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用药6~12小时后方可见效,氢化考的松每次4~8mg/kg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应注意纠正酸中毒,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每天1~2mg/kg,分3~4次;缓解3~5天即快速停药。有人提出在过去一年内曾用过2周以上激素之哮喘患者,发作时需立即采用激素治疗,剂量同上,疗程长短依病情而定。1960年后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喷雾,对长期依赖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需撤药时,可用丙酸氯地米松(Beclomethasone) 气雾吸入,开始每6小时喷吸二口气(每口气为50μg),用药二周后临床症状不改善,可增加为每次喷吸三口气,最大量每天可达800μg(每次喷吸四口气,一天喷四次).本品仅可用于预防,发病时尚需补充口服强地松。 及时供给充足水分,对粘痰之稀释起重要作用,必要时静脉补给。有酸中毒时用5%碳酸氢钠纠正。体位排痰法、祛痰剂、止咳剂、镇静剂(禁用吗啡、度冷丁类)均可配合应用。近年常用安定肌肉注射作镇静用,每次0.1~0.2mg/kg,有感染时采用相应的抗生素。 严重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病例治疗中应注意三点: ❶禁用麻醉剂或巴比妥类。 ❷禁用过量肾上腺素。 ❸禁止不恰当地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喷剂。 中医哮喘属本虚标实证候,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则。发作时,采用宣肺化痰、平喘降逆,辨证施治,热喘用白果定喘汤加减、寒喘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缓解后治本,宜健脾化痰或补肾纳气。 预防 预防可从增强体质和去除过敏原二方面着手。增强体质有口服中药、穴位敷贴、激光照射、体育锻炼等措施: ❶中药可从脾、肺、肾之脏何者虚为主而分别选用香砂六君丸、玉屏风散或六味地黄丸等。 ❷穴位敷贴乃以白芥子22g,细辛10g,生甘遂10g延胡索22g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厚糊状,做成6个小饼,放少许丁桂散分别敷贴于百旁2(大椎上2寸旁开1寸),肺俞(第3胸椎旁开1.5寸)、膏盲(第4胸椎旁开3寸)。肺俞、膏育穴可以感应电离子透入穴位20分钟,或不通电流直接敷贴2小时。于大伏天内每隔10天敷一次,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❸激光穴位照射,采用天突、定喘穴,个别加照膻中或肺俞,每穴5分钟,每周4次,8次为一疗程。 ❹体格锻炼以广播操为基础,冬天加慢跑步,夏天冷水浴,冷水洗鼻搓脸,游泳,按病儿个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适当选用,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去除过敏原方面应避免接触有关过敏原,采用脱敏疗法(近年有以螨为抗原进行脱敏注射法)、菌苗疗法等阻断抗原抗体反应。色甘酸钠气雾或粉剂吸入或酮替酚口服有预防作用,但须长期坚持应用。有报道疗程长达5年而未发哮喘者。 应重视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教育。帮助家长及患儿树立支气管哮喘可治愈的信心,授予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及如何增强体质的医疗体育,去除患儿之自痹感和残废恐惧感。应加强对患儿所接触的亲友、老师、同学等的宣教,给患儿情绪上的安慰。 ☚ 过敏性鼻炎 消化道变态反应 ☛
哮喘 哮喘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其表现为呼吸急促、喘鸣有声、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临床辨证,首先要辨其虚实。实喘可因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入肺,使肺气宣肃失常所致;或因痰浊内盛,肺为痰壅,气机失利而成。虚喘可因肺肾虚弱,使肾不纳气或肺气不能宣降而成哮喘。风寒袭肺主证为,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苔薄白,脉濡。风热犯肺主证为,喘促气粗,甚至鼻翼煽动,咳嗽痰黄而粘稠,口渴喜冷饮,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痰浊阻肺主证为,气喘咳嗽,痰多粘稠,咯痰不爽,甚则喉中有痰鸣声,胸中满闷,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肺虚哮喘主证为,喘急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恶风,口干面红,舌质偏红,脉象软弱。肾虚哮喘主证为,喘促日久,呼长吸短,动则喘息更甚,形瘦神疲,气急难续,汗出肢冷,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悸不安,舌质淡,脉沉细。 治宜宽胸理气,宣肺平喘。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治疗过程中,可结合少林内功,或气功锻炼,以扶正祛邪。基本治疗方法: 内功推拿常规手法。辨证加减: 风寒袭肺者,加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并以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两侧肺俞、心俞、膈俞治疗,每穴约2分钟。风热犯肺者,加直擦背部膀胱经,以温热为度,并用三指拿及按揉颈椎两侧,往返5~6遍。痰浊阻肺者,加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并按、拿双侧尺泽、孔最、内关、经渠、足三里、丰隆,以痠胀为度,每穴约1分钟。肺虚者,重点在横擦前胸上部及背部心俞、肺俞区域,均以透热为度,并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双侧肺俞、脾俞、胃俞治疗,每穴约1~2分钟。肾虚者,宜温补肾阳,加直擦背部督脉及横擦腰部肾俞、命门,均以透热为度,并按揉双侧肾俞、肺俞,手法宜轻柔,切忌刺激太重,再以小鱼际擦双侧太溪、复溜、交信。哮喘发作较甚者,先在两侧定喘、风门、肺俞、肩中俞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每穴各1~2分钟,治疗时开始用轻柔的手法,以后逐渐加重,以病员能忍受为度;在哮喘缓解后再进行辨证施治。 ☚ 原发性高血压病 胆囊炎 ☛
哮喘 哮喘哮与喘都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肺系疾病。但二者有区别,哮为喉中鸣息有声,喘为呼吸急促而困难,二者常并存,故称为哮喘。哮与喘久而常发者,是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病。此病多因四淫之邪侵入于机体,四情不和,劳倦,饮食不当,素体虚弱,尤其脾肺肾虚弱所引起。哮喘发作时,先出现鼻喉作痒,喷涕,呼吸不畅,咳逆,遂渐呼吸困难,喘息痰鸣,胸膈满闷如塞,汗出,心慌,胸高胁胀,张口抬肩,不能卧,动则气急尤甚,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舌紫,脉虚无力。治宜补肺脾肾,降气化痰平喘。太阴人用麻黄定喘汤,鹿茸大补汤。少阴人用苏子导痰汤,十二味宽中汤加桂枝、元胡。少阳人用前胡地黄汤加瓜蒌仁。太阳人用五加皮、松节各等量水煎服。 ☚ 咳嗽 积聚 ☛
哮喘 哮喘本症是以痰涎堵塞气管,呼吸不畅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病因 由于消化不良引起培根增盛,阻塞输送精华之通道,或痰涎增盛,肺虚咳嗽,阻塞呼吸道而引发。本病分微哮喘、暗哮喘、间断哮喘、大哮喘、上逆哮喘等5种。 症状 分一般症状及分证症状。 一般症状 胸膛两胁胀满或疼痛,腹胀,呼吸急促,或气息微弱。 分证症状 微哮喘症,只在饮食饱足之后,剧烈活动则有喘息;暗哮喘症,肺窍被培根痰涎阻塞,咯痰甚多,咽喉噜噜作鸣,音哑,不能平卧,上体有疼痛感;间断哮喘症,肺脏气流阻塞,上行隆功能衰退,呼吸不畅,口干音低,说话断续低弱,如同耳语;大哮喘症,音哑、咽喉干燥、喉如鸽鸣,活动时气短痰多;上逆哮喘症,培根偏盛,痰涎阻滞气管,呼气较易,吸气短促困难。 治疗 分通治及分证治疗。 通治 无热象者,用光明盐与芝麻油调和涂搽孔窍及全身;热盛者,多饮温开水;痰液阻滞、心悸、音哑而喘息者,用无患子、黄帚橐吾、刺参、白硇砂、荜茇共研细末内服引吐,清理孔窍,或用诃子、大黄、巴豆、光明盐共研细末内服以泻下,然后用乳香、穆库尔没药、石花、甘松、头花蓼、桂皮、麝香、蜂蜡、沉香、酸藤果、木香、草木樨等烧烟熏治用以清除余病。难治重症、热盛者,七味葡萄散或十一味丁香散,皆用四味藏木香汤送服。寒盛者,石榴、桂皮、黑胡椒三味散,或九味石灰华散用蜂蜜调和内服,治呃逆喘息功效颇佳。饮食起居方面,食新鲜酥油、酪皮、湿地生活的动物肉。隆盛者,用油涂搽,多饮兔子肉汤加鲜酥油、荜茇,取大椎穴火灸。赤巴盛者,内服中尼大戟、波棱瓜子、兔耳草泻下,进食大米稀饭加荜茇、天竺黄、姜,调酥油为宜。培根盛者,用《后续部》中的催吐法引吐,将白蜂蜜、良姜、余甘子研末,蜂蜜调服。血所致症,内服血骚普清散、清肺止咳散。 分证治疗 微哮喘,可以不治自愈,其余4种,将沙棘、余甘子、木香、甘草共研细末,酸奶调服,引出气道之培根。暗哮喘,五味沙棘散加白檀香、天竺黄、甘草、白糖共研细末,用小香送服。间断哮喘,用天竺黄、白豆蔻、蚤缀加蜂蜜,共研细末内服。大哮喘,用垂果蒜芥、高山辣根菜煎汤内服。上逆哮喘,藏木香、总状青木香研细末,蜂蜜调和制浆内服。 外治,诸症皆在“觉贡”脉放血。饮食起居,忌食能使隆、赤巴、培根、血等功能紊乱的食品,后内服小叶杜鹃花丸和五良药油丸。 ☚ 呃逆 腹绞痛 ☛
哮喘 哮喘哮喘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是指以呼吸急促,气短不续和喉间哮鸣为特征的病证。 乃孜乐型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乃孜乐,是指以伤风感冒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多由伤风感冒久而不愈变成为乃孜乐,并其流窜呼吸道引起感染所致。这种乃孜乐多以热性(胆液质偏盛)和寒性(黏液质偏盛)体液失衡形式出现。症见发病后先有咳嗽,喉咙塞紧,流清鼻涕等伤风感冒和乃孜乐症状,后有头痛,常打呵欠,深伸懒腰,突发气喘,并显出热性或寒性乃孜乐的一系列病证。治宜先以成熟和清除乃孜乐为原则,后以平喘化痰为主。若热性乃孜乐型哮喘者以成熟和清除热性乃孜乐(胆液质)为则,后以清热平喘为主。成熟,方用台尔亚克乃孜乐解毒膏加谢日比提 海西哈西 糖浆或谢日比提 高孜班 蒸露内服;清除,用艾比 比乃非谢 小丸内服;清热平喘,宜用朱拉比加、罗望子、莲花、大枣、白蜀葵子等内服。若寒性乃孜乐型哮喘者先以成熟和清除寒性(黏液质)乃孜乐为则,后以祛寒平喘为主。成熟方用相应成熟剂后,清除方用从艾比阿亚热吉 小丸、艾比 谢比亚尔 小丸、艾比 艾力勒小丸、艾比 库克亚 小丸等中选一种内服。祛寒平喘,方用从买朱尼 白尔西夏 蜜膏、谢日比提 海西哈西 糖浆、谢日比提 排尔亚德热斯 糖浆,鲁欧克赛尔皮斯堂 舔剂,合米日 高孜班 糖膏、谢日比提都库 糖浆中选一二种内服。 痰阻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如土比,是指以痰液阻塞呼吸道为主要特征的哮喘。病因多由痰液黏于呼吸道所致。症见肺中有啰音,咳出黏性痰液,咳嗽时很难咳出痰液,费力咳出小量黏性痰液才能呼吸道有所畅通,患者方感轻松。治疗以化痰平喘为主。方用谢日比提 祖法 糖浆内服,若顽痰不化亦可用粗研亚麻子煎汤加砂糖内服或萝卜汁加蜂蜜内服催吐黏痰,多食加黑胡椒、肉桂、干姜等芳香性药物的鸟类动物肉,但要禁用热性三四级药物,如:麝香、西红花等。禁食烤馕、烤羊肉、包子、阿力瓦糖糊等。 心源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开力比,是指心悸为主要特征的哮喘。病因多由身患心悸和其他心脏病导致邪气弥温心和肺所致。症见心跳气短,心区和胸部灼感,急行和负重时气喘闷胀等,脉粗代数。治宜降低心热为主。通便散气为副。降低心热,若身无不适,可从左臂(贵要)静脉中放血。方用从罗欧克 衣斯排胡力 黏液、罗欧克 比也 黏液、罗欧克 开塔尼 黏液中选一种内服,或用艾热克 卡森 蒸露或艾热克 高孜班 蒸露,溶出马齿苋子黏液内服,亦可内服谢日比提 三代力 糖浆、谢日比提尼鲁法尔 糖浆等;白檀香用芫荽汁磨出药味擦于胸部。通便散气宜用莲花、天山堇菜、大枣等煎服,若心悸较重方用合米日 买日瓦日德 糖膏或木排日巴日德 爽心膏内服。根据病情亦可从合米日 艾比日西米 糖膏、合米日 高孜班 安拜日 糖膏中选一种与谢日比提 斯依比 糖浆或谢日比提 欧斯提库都斯 糖浆送服。 气源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都哈尼,是指以气阻气胀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多由呼吸道及肺气道滞留空气或多食易产气性食物,造成胃满腹胀或消化功能受损,使稠密污气壅塞腹内挤迫横膈膜和肺部所致。症见胸部气阻之处有闷胀之感,多干咳,咳则气喘,若多食菜豆、豌豆、烤饼,少油抓饭、包子等易产气性食物使病情加剧等。治疗以散气平喘为主。治宜入浴发汗,外用热维改尼 索杂比 油,热维改尼 孙布力 油涂于胸部揉擦;古力坎尼 克孜古丽 花膏以艾热克 巴地洋 蒸露溶化内服;方用买提布合 热布 都哈尼 汤内服;亦可从朱瓦日西 加里努斯 消食膏、朱瓦日西 买斯提克 消食膏、买朱尼 马德土力阿亚提 蜜膏、买朱尼 开皮蜜膏等中选一二种内服。 松弛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依斯提尔哈依,是指呼吸道肌肉松弛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多由呼吸道黏膜瘀积乃孜乐液或呼吸道肌肉之常态性衰弱或非体液型寒性损害于呼吸道所致。症见急促呼吸,胸部姿势若不正,呼吸便不通畅,颇感难受,脉软而松。治宜祛寒健肌平喘为主。方用从热维改尼 乃尔改斯 油、热维改尼 苏维散 油、热维改尼 司亚当 油中选一种抹擦于胸部;亦可煎煮桂皮、加蜂蜜内服;将适量无花果干、黑种草子研细和以大麦面粉及热维改尼 西比提 油调成糊剂外敷于胸前;亦可取甘草膏3g,胡椒、没药各6g,细研,加蜂蜜制成舔剂,每次少许含口中舔之,接着饮茯砖茶;将干兔肺研细为末,每次以葡萄汁少许送服6g亦甚得疗效。亦可取洋乳香、甘松香、没药、芦荟等量细研,和以热维改尼 索杂比 油调成糊剂敷于胸部。 干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亚比斯,是指干性偏盛呼吸道肌肉痉挛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多由肺和呼吸道因受非体液型干性侵蚀,累及微细气道,使其痉挛所致。症见气喘明显,发出丝音,口渴等。若进食湿性物、若淋浴,病情即可缓解,反之,若食进干馕、若久留太阳下,病情即可加重。治宜生湿镇痉为主。宜用菊苣、青葫芦、马齿苋等煎水,趁温坐塘洗浴。每日清晨以开水送服亚麻子,可饮用山羊奶。内服或外用湿性制剂和药物。 寒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巴日德,是指以非体液型寒性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多由过多摄取寒性、湿性药物和食物,长久身处寒湿之地或淋雨时久,溺入水中或长期从事水中作业等非体液型因素的影响下寒性偏盛导致气质失调,使致呼吸道受损所致。症见喜热性食物和药物,喜行热处,怕寒怕湿,气喘,口流涎水,小便清长,脉象迟缓无力。治宜以调整气质为原则,祛寒温经,燥湿平喘为主。祛寒温经宜用绵羊油脂外涂或方用可从热维改尼白则 油、热维改尼 尼库斯台 油、热维改尼 再屯油、热维改尼 买斯提克 油等热性油剂中选一种涂于肌肤。方用可从谢日比提 祖法 糖浆、斯日坎吉本 安斯力 醋糖浆、罗欧克 安斯力 黏液等中选一种内服。多食鸽肉,公羊肉以及半熟鸡蛋等。宜用无花果干、葫芦巴煎煮,滤渣去渣,加蜂蜜每日清晨服用一汤匙。 热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阿日,是指以非体液型热性偏盛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在体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热性偏盛引起非体液型人体气质偏盛,使肺中湿性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尤使呼吸道出现干性,障碍舒张和收缩的活动所致。症见呼吸有热,呼吸亦困难,口渴,喜凉空气,喜饮凉食,尿色偏赤,脉粗数等。治疗以调整气质为原则,降热定喘为主。治宜鲜马齿苋汁加罗阿比 衣斯皮胡力 黏液或白蜡加热维改尼 比乃非谢 油涂于胸部;将樟脑、大麦汁、菊苣、龙葵汁等煎汤内服。亦可方用谢日比提 比乃非谢 糖浆或合米日 比乃非谢糖膏内服。 胃积食性气喘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热布 买衣代,是指以胃脘积食而并发为主要特征的气喘。病因进食过多,食积胃内久而不化累及呼吸道所致。症见胃满腹胀,恶食嗳气,气喘咳呕等。治宜清理胃肠,补胃定喘为主。服阿亚拉吉小丸加泻剂进行清肠。以用相应的催吐剂清胃。清理肠道宜用艾比阿亚热吉 小丸内服,补胃定喘宜用朱瓦日西 库木尼 消食膏或朱瓦日西 加里努斯 消食膏等。要调节饮食,避免暴食暴饮,多食易消化食物。 ☚ 赛尔萨木 咳嗽 ☛ 哮喘asthma 哮喘xiào chuǎnasth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