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哮喘的针灸疗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哮喘的针灸疗法

哮喘的针灸疗法

哮喘有实证与虚证之分,老年人多为虚喘,或虚实夹杂,针灸治疗注意扶正。
寒饮伏肺 取手太阴、足太阳经穴,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可加灸或拔火罐。选穴: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列缺、尺泽宣肃肺经经气,肺俞、风门宣发膀胱经经气,数穴同用,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鼻塞、流涕加巨髎(目直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头痛,肩背酸痛加温溜(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阳溪穴上5寸);寒热加支正。
痰热蕴肺 取太阴、阳明为主,针用泻法。选穴: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孔最。本方用合谷、大椎疏表散寒,中府、孔最肃肺平喘,丰隆化痰,膻中降气。喘甚加肺俞、云门等穴拔火罐。
肺肾气虚 取手太阴、背俞为主。针宜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灸法。选穴:定喘、膏肓、肺俞、太渊。定喘是止喘的经验穴,能缓解症状。膏肓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多用慢性哮喘,太渊配肺俞补脾益肺。最适于老年慢性哮喘反复发作者。肺脾同虚食减乏力者,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和胃。肾虚明显吸气表浅动则气喘者加肾俞、太溪,补肾纳气,以培先天之本。若阳虚甚,出现虚脱倾向,加针内关,神门,灸气海、关元、命门以助阳敛阳防脱。
[附]哮喘伏灸法 取穴:肺俞、膏肓、脾俞、肾俞。艾柱如枣核大,隔姜灸,每穴3~5壮,皮肤微红为度。每日一次,在三伏天施灸。

☚ 咳嗽的针灸疗法   胃痛的针灸疗法 ☛
000072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