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律 竽律我国古代按气柱发音原理所制成的定律仪器,称为律管。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套为竽上各管定音高的正律器,叫竽律。12支律管上分别写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12律名。12管之长度比本应与古代三分损益律相符,但此套竽律管多数偏长,故可能是明器。竽律之名称,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马王堆汉墓不但在竹简“遣策” 中有文字记录,而且有实物展示,是音乐史上的一大发现。 ☚ 竽 瑟 ☛ 竽律用来为匏类吹奏乐器竽调定音高的正律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竽律一套12管,分别置于竽律衣的12个筒形袋中。遣策称为“竽律”。竽律均以中空无底并刮去表皮的竹管制成,最长的一支通长17.65厘米,最短的一支长为10.10厘米。管身下部墨书有12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央钟、姑洗、钟吕、蕤宾、林钟、表则、南吕、无射、应钟。这12律名与文献记载相合,而与战国楚墓出土律管和曾侯乙钟磬乐律铭文中记载的楚国律名体系有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