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眉户剧作家马健翎
出生于陕西的马健翎(1907~1965),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能演、会导、擅编。
马健翎1934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36在河北省清丰师范、陕西省延安师范任教,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创作、排演戏剧节目。他先后排演了京剧《辱皇后》,话剧《中国的拳头》、《上海小同胞》等一系列讽刺国民党不抵抗主义、宣传爱国抗日的作品。“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延安师范学校的学生成立了乡土剧团,几年后又参加了共产党,成为陕甘宁边区活跃的戏剧家。
马健翎一生创作、改编剧本60多个,主要是秦腔、眉户等陕西地方剧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秦腔《一条路》、《好男儿》、《中国魂》、《干到底》等表现了当时的现实内容,展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军民抗日救国的昂扬斗志;他还创作了眉户戏《十二把镰刀》、秦腔《两亲家》等剧本来反映延安的大生产运动。由于马健翎的剧本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马健翎的秦腔剧作《血泪仇》影响很大。该剧描写了河南农民王仁厚生活在国统区时,家庭遭受各种灾难,以致妻亡子散。他携带女儿、孙子投奔解放区后,受到政府和群众的关怀,提高了觉悟,进而自觉捍卫边区政权。这出戏鲜明地反映了新、旧两个政权的不同,也刻画出了中国农民饱受苦难但坚忍不拔的性格。新中国成立后,马健翎整理、改编的《四进士》、《游龟山》、《赵氏孤儿》等剧目,对秦腔、眉户等剧种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