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汉博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汉博戏博戏亦称六博戏。六博也写作六簙、陆博,是秦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棋局。它有一个方形的盘,叫方枰,上面有曲道,即行棋的路线;有博箭,即箸;还有一颗或两颗博琼,即投子。六博的发明比较早。据《世本》云:“乌曹作博”,则黄帝时已有。《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乙与天神博,天神不胜。春秋战国时,六博之戏盛行于各国。不但上层社会普遍行博,就是下层社会也普遍流行。到了秦汉时代,博戏之风大倡。第一,它仍然是娱乐工具,在整个社会普遍流行,秦汉帝王及大臣中,多有乐于此道者。第二,它同时也变成一种赌博,甚至有人认为六博是生财之道,称之为“天府”。第三,它还被认为是一种祭神仪式。博戏的行棋方法,今多不传。《古博经》云: 博法,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12枚,其掷采以琼为之。琼即博琼,分十余个面,上面分别刻1至18,1至16,1至14等数字,并在两个对应面上分别刻“骄”、“”二字。 骄即为胜,即为输。博琼有木质、陶质、石质、铜质等。从考古发现的实物看,在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发现一颗博琼,为多面石球。其中12个面上分别镌刻阴文一至十二的数字,另外两个对顶的面上分别刻有“骄”、“”字样。 河北大葆台西汉墓中有象牙六博棋子及花斑石棋盘。广西省贵县罗泊湾汉墓中出土有木制六博棋盘。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中出土有绿釉陶棋盘一件。在一座陶楼的二层中,有四人端坐对博,中间放了两个方盘,一个上置六箸,一个上画局界。江苏省江都凤凰河西汉墓中有六博盘一件,髹黑漆,朱漆规矩纹。山东淄博市西汉齐王墓中有铜骰二枚,空心,18面,各面错银,其中16面刻1至16的数字,另外二对顶面分别写“骄”、“”字样。 整个来看,出土博具的地方有陕西省秦始皇帝陵,湖北省云梦,湖南省江陵,江苏省徐州、沛县、铜山、江都,四川省成都市、郅县、彭县、铜山,山东省临淄,河南省灵宝、陕县、新野,广西贵县,广东广州,北京等地,遍布我国南北诸省、区。反映了秦汉时期博戏流行的面非常广泛。于是,也出现了研究和记录博戏的著作,有《双博法》、《皇博法》、《大小博法》、《太一博法》、《博经》、《大博经》等。这些著作今已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