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面(一) 古代指使者在对方国家以私人身份会见国君。《左传·昭公六年》:“楚公子弃疾如晋,报韩子也。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鉏。 辞不敢见。 固请见之。 见, 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周礼·司仪》:“及礼,私面,私献,皆再拜稽首,君答拜。” (二) 古代官员之间以私事相见。《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私面使者以私人身份见君。又称“私觌”。《左传》昭公六年:“楚公子弃疾如晋,报韩子也。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柤,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杜预注:“私见郑伯。”《周礼·秋官·司仪》:“及礼,私面、私献,皆再拜稽首,君答拜。”郑玄注:“私面,私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