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离思五首(其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提起元稹,有些人总认为他和 《莺莺传》里的张生一样,是个用情不专的轻薄儿。确实,他青年时对托名 “崔氏”的情人,曾经 “始乱终弃”,是他爱情生活中的一个过错 (尽管他后来并未忘情 “崔氏”) ; 但他对待妻子韦丛,却是一往情深,生死不渝,这从韦丛死后元稹所写的一系列悼亡之作中可以看出来,本诗就是其一。它写于元和四年 (809),表达了对亡妻的哀念和忠贞之情,是唐人悼亡绝句的名篇。
 人在爱情生活中,可能不止爱过一个,但最爱的只有一个。失去了这一个,会感到痛苦万分,其他的都黯然失色。元稹对韦丛怀有的正是这种感情。韦丛去世后,他是“我心长似灰”,只感到 “逝水良已矣,行云安在哉”( 《江陵三梦》),醉里梦里都在痛苦地想着她。加上不久又遭到贬官江陵(今属湖北)的打击,更增加了痛苦之情。为了寻求摆脱,他潜心于佛老之“道”,“万过 《黄庭经》 ,一食青精稻” ( 《和乐天赠吴丹》 ),“行当遣俗累,便得造禅扃” ( 《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 ) 。《离思》 诗的前二句,就以两个鲜明的形象,集中而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沧海之水最深广,最壮观,是水中之最。《孟子·尽心》 篇说: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曾经”句用此意写作者对“道”的专诚 (有人认为,此句写作者对韦丛的感情,但从元所用典故,更从诗的末句看,此论恐难成立) 。巫山之云,古人以为最高伟,最奇妙,是云中之尤。宋玉 《高唐赋》 称它是巫山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须臾之间,变化无穷”。“除却”句本于《高唐赋》而加以变化,写作者对亡妻韦丛的至爱。这两句分别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为喻,并以他处的水、云相形见绌反衬,强调抒情对象的无与伦比,以及作者的无限仰慕、赞美之情。精心的构思,清新的语言,至大至美的形象与丰富的内涵,融为一体,形成脍炙人口的佳句,全诗也因而广为传诵。
 前二句肆口而发,词意高壮,激情流注。但这两句的寓意和精妙,又因后二句的补充、深化、揭示主题而得以显现。第三句语意双关,既是说无心玩赏花草,又是说无心眷恋如花一样的美好事物(包括美女) 。前二句分别由所不恋衬托其所恋,本句合写所不恋,承上启下。第四句承接上句,回应一、二句,直抒情怀,点醒主题: 自己最爱的是“修道”和“君” (指韦丛) ,此外更无所追求、眷恋。“难为水”、“不是云”、“懒回顾”的原因,由此揭示出来。这二句语意平婉,情致深柔,与前二句相互映衬,形成跌宕之势,丰富深化了诗的感情。表面看来,两个“半缘”似乎意不专,情不深。实际上,根据诗的语意,诗人是在向亡妻倾诉心曲。既是表明心迹,又是告慰亡妻,免得她为自己的孤寂而忧伤。所以,“缘君”是主,“缘修道”是宾。其中流露出的是作者对亡妻生死不渝的一片深情。“修道”仍未能忘情于“君”,人间各事皆不恋,唯恋“君”,不正是对妻子情深?何况,作者当时的“修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妻子亡故,心灰意冷所致呢!

名诗《离思五首(其四)》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离思五首(其四)》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①难为水: 语出 《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是说,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②不是云: 战国楚宋玉有《高唐赋》,写楚王与巫山高唐神女相恋故事,其中记神女告别时说: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故为立庙,号曰朝云。这里用朝云事,说明见过巫山神女之后,别的女人便都不能吸引他了。③取次: 随便,草草了事。④缘: 因为。修道: 指信佛。元稹 《遣病》 诗说: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 《元稹集》 卷七)

【诗大意】 经历过汪洋大海的人,再也看不上别处的水; 见过巫山行云的人,再也不贪恋别处的云。漫步在百花深处,却无意欣赏花的娇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一半因为我信佛,一半也是因为你啊!

【赏析】 贞元十五年 (799),元稹21岁,初仕于河中府 (蒲州,今山西永济),借寓普救寺。有崔氏寡妇带着子女,要去长安,也临时住在寺中。崔妇与元家算起来沾点亲。这时蒲州发生兵变,崔家有钱,深恐变兵抢劫。幸好元稹与当地军官有交情,请来军吏到寺保护。崔妇感激救护之恩,命儿子欢郎、女儿莺莺出来拜见元稹。后得到侍女红娘的帮助,元稹与莺莺结为情侣。再后来元稹赴长安考试,又联姻高门,娶韦丛为妻。莺莺也嫁了人,二人的一段私情就此结束。但此后元稹对这一段情史久久不能忘怀,不仅写了 《莺莺传》追述其事,而且写了许多忆念莺莺的诗,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题目作“离思”,可知这首诗的主题是写离情的。首二句妙用典故,以“水” 和 “云”暗喻男女恋情,而 “曾经”、“除却” 等语,则明显具有今昔对比的意味。浩翰的沧海使河流湖泊相形见绌,巫山的行云也使其他云气为之失色,作者利用这中间强烈的反差,说明昔日的初恋已经把感情推至峰巅,此后虽有婚姻,但再也没有那种热恋的场景了。陈寅恪先生曾分析过,元稹不是一个情感专一的人,对于双文 (莺莺) 是如此,对于妻子韦丛也是如此。韦丛亡故后,他在《三遣悲怀》诗中说:“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有自誓终鳏之义。然而不过二年,先纳妾安氏,继又娶妻裴淑。比较而言,元稹对于双文更多纯真的爱情,对于韦丛则更多政治上的色彩。因为倘不攀结高门,他的仕宦地位势将低降沦落。

诗的前二句,已由“巫山云”透露出男女恋情消息,不过感慨较为泛泛。第三句更以 “花丛” 引出 “人面”,使上述感慨一转而切近离情。第四句顶上“懒回顾”,申说理由,跌出至今眷恋双文的正意。元稹在江陵所作诗,除 《梦游春七十韵》外,还有 《梦昔时》、《恨妆成》、《晓将别》、《杂忆》等篇,均写自己与双文的悲欢离合之情。这首诗与上列各诗同一风调,对照参读,尤耐咀嚼。陈寅恪先生说:“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 ( 《元白诗笺证稿》) 这是对元稹所作艳诗的中肯的评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