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磷质石灰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磷质石灰土phospho-calcic soil热带海洋气候条件下在鸟粪堆积和珊瑚礁母质上发育的一种均腐殖土。曾称黑色石灰土、热带磷黑土、石灰质腐殖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列为岩成土土纲磷质石灰土土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入初育土土纲石质初育土亚纲;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列为均腐殖土纲,岩性均腐殖土亚纲,磷积石灰土土类。它大致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75)的硬磐潮湿软土(Duraquolls); 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1988)中的黑色石灰土型薄层土。磷质石灰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有鸟粪层的岛屿上。中国主要分布在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
❸土壤有机质含量50~100克/千克,个别可高达300克/千克,全氮量为4~6克/千克,高的可达30克/千克,它们在剖面中随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在腐殖质组成中,残渣部分含量很高,胡敏酸光密度特性与热带地区的砖红壤、红壤大体相似(见彩图80)。 主要亚类 磷质石灰土根据不同附加过程造成的差异分为3个亚类: 普通磷质石灰土 土壤有明显的磷素富集特征,表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高的可达170克/千克以上;淀积层含磷量在100克/千克以上,是其他热带土壤含磷量的100倍左右。 硬磐磷质石灰土 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盆地中部,除了在淀积层有一坚硬的磷质胶结硬磐外,其他性状与普通磷质石灰土相似。硬磐层中磷的含量可达到130克/千克以上。硬磐埋深通常在20厘米以下,深厚且坚硬,因此在利用上不如普通磷质石灰土方便。 潜育磷质石灰土 具有普通磷质石灰土的一般性质,还受潜水影响,土体中有潜育层,土壤质地相对胶粘,淀积层磷素含量也较低(17.5克/千克左右)。 改良利用 早在15世纪与16世纪之交,中国海南岛渔民即在南海诸岛改土造田,从事农业生产。磷质石灰土经过耕垦,可以种植多种作物,蔬菜和瓜果。但是,由于这种土壤富含磷素和碳酸盐,pH值较高,土壤中铁、铝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铜、锌、锰等含量不高,有效性也低,植物往往发生失绿症。若在磷质石灰土中掺入50%砖红壤(海南岛玄武岩上发育的),蔬菜幼苗长势较好,叶色正常,而未掺砖红壤者,幼苗黄矮,多有死苗。因此,若以砖红壤进行客土改良,在南海诸岛可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发展南海捕捞事业和巩固国防均有重要作用。磷质石灰土本身即是一种高品位磷肥资源,以前曾作为磷矿开采,考虑到资源有限,不宜继续开采。 磷质石灰土phosphocalcic soil热带珊瑚岛礁上形成的富含石灰和磷素的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诸岛,以西沙和南沙群岛分布面积最大。在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植被茂密,海鸟棲息活动频繁,成土作用具有生物积累、脱盐和磷素富集特征。成土母质为珊瑚灰岩风化物,珊瑚砂和贝壳碎屑砂,富含碳酸钙;由于地表堆积大量海鸟粪,1 m土体内有明显的磷积层,磷酸钙盐在土壤中占优势。土壤剖面构型为:枯枝落叶层(Ao)、棕色有机质层(A)、浅棕色淀积层(B)和母质层(C),有的还出现潜育化土层。表层和亚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达5%~10%,土壤氮素含量达0.4%~0.6%,团粒状或小核状结构;心土层胶结紧密,色泽变淡。土壤矿物风化度低,砂性重,黏土矿物含量很少,pH8.0~8.5。心土以上土层磷素含量高达20%~30%,酸性磷酸钙盐占全磷的50%以上,是一种品位很高的磷肥资源。土壤中氧化钙含量高达40%~50%,经客土改良可种植蔬菜和热带瓜果。 磷质石灰土又称“鸟粪土”,一种热带富含磷素的石灰性土。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其形成特点受珊瑚砂母质和堆积鸟类的影响。土壤质地偏砂、粘粒甚少,碳酸钙含量高达20—50%,呈碱性反应。缺乏铁、锰、铜、锌等元素。但表土层含磷(P2O5)高达30%,比热带一般土壤高出数十至数百倍,故可当作磷肥施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