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瞿麥 > 石竹2 石竹2 shízhú “瞿麥”之别名。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石竹1 石竹1 shízhú 亦稱“洛陽花”。其形似竹,故名。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全株粉緑色。葉對生,披針形,基部鞘狀。夏季開花,兩三朵疏生枝端,或單生。有單瓣與重瓣,先端鋸齒狀,淡紅或白色。蒴果包於宿存萼内。可供觀賞,入藥。遍佈全國。唐·李白《宫中行樂詞》:“山花插寳髻,石竹繡羅衣。”《淵鑒類函·石竹一》:“《增群芳譜》曰,單品纖細而青翠,花有五色,單葉千葉又有剪絨。一云千瓣者名洛陽花。” 石竹 石竹 石竹瞿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 ☚ 鸭舌草 地面 ☛ 瞿麦【同义】总目录 石竹地面杜母瞿麦 石竹【同义】总目录 洛阳花石竹 石竹 石竹象征奔放和幻想。 ☚ 牡丹 金钟 ☛ 石竹Chinese pink;rainbow pinkDianthuschinensis,别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石竹科石竹属二年生或短命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cm,茎直立、绿色、有节,上部有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形成聚伞花序,有白、粉、红、紫等色,花径2~3cm,微具香气。花萼筒圆形,先端5浅裂,花瓣5,先端锯齿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蒴果长圆形,种子稍扁,黑色。原产中国,分布很广,常作为一二年生植物栽培。石竹耐寒,也耐旱,怕热,忌水涝,喜阳光充足、高燥、通风及凉爽气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质壤土。 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均可。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最适发芽温度为21~22℃,播后5天即可出芽,苗期生长最适温度为10~20℃。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扦插可在10月至翌春3月进行,将5~6cm长的插条插于沙床,生根后定植。4月份分株。生长期间,每20~30天追施肥水一次,并进行适当摘心,促其分枝,使开花繁茂。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强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开花。可用调节播种期等手段,使其四季开花。石竹类种间容易杂交,采种母株需隔离。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花朵繁密,色彩丰富、鲜艳,是布置花坛、花境的重要材料,也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既可以盆栽供室内观赏,也可以较大面积地栽,形成地被,还可以作切花。全草可入药。 同属植物约30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杂种石竹(奥尔沃德石竹)(D.allwoodii),为园艺杂种,由香石竹(D.caryophyllus)与常夏石竹(D.plumarius)杂交而成。株高20~40cm,粗壮、直立、多分枝,叶片挺立,花有粉红、紫等色,具芳香。高山石竹(D.alpinus),松散丛生状,高10~15cm,茎光滑,花有深红、粉、白等色,径约2.5cm,花瓣较宽,具细齿,基部有深紫色斑。产于欧洲阿尔卑斯。须苞石竹(D.barbatus),别名美国石竹、五彩石竹、十样锦等,二年生草本,株高50~70cm。叶对生,线形至广披针形,具明显平行叶脉。节膨大,花小而多,聚集成扁平的聚伞花序,苞片须状。花色红、玫瑰红、粉、白、紫等深浅不一,单色或环纹状复色。花期5~7月,果期7~8月。原产欧洲和亚洲,栽培范围很广。锦团石竹(D.chinensis var.hed-dewigii),别名繁花石竹,株高20~30cm,茎叶被白粉,呈蓝绿色。花径5~6cm,色彩丰富艳丽,有重瓣品种。少女石竹(D.deltoides)多年生草本,株高20~30cm,茎匍匐生长,有分枝,且粗糙被毛。叶小而短、色暗,花单生茎顶,有白、粉、淡紫等色,上具斑点,花瓣有尖齿,花径约2cm。原产英国和日本。适作地被植物。石竹梅(D.latifolius),株高15~45cm,茎有分枝,叶稍宽,为长椭圆状披针形,色稍浅。花较小,径约2cm,红色或紫红色。常夏石竹(D.plumarius),多年生草本,植株丛生,株高15~30cm,茎、叶较其他种类为细,全株被白粉。叶片狭长,先端尖,缘具细齿。花色为玫瑰红、粉红,有环纹或中心色较深,具香气,花径2.5~4cm,花期6月。原产奥地利至西伯利亚一带。瞿麦(D.superbus),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cm,茎直立、粗壮,节部膨大。单叶对生,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具短鞘围抱节上,全缘。单花或成对生于茎顶,或数朵集生,呈稀疏圆锥花序,花径3.5~5cm,花瓣为羽状深裂,花色淡紫、粉、白等,花期5~6月,芳香。原产欧洲和亚洲,中国秦岭有野生。全草可入药。 石竹rainbow pink,Chinese pinkDianthus chinen-sis L.,石竹科,石竹属。原产东亚。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茎圆形,节部膨大,直立或铺散状簇生。叶对生,全缘,条状披针形。花单生或数朵成稀疏的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瓣5枚,先端齿裂,基部渐尖成爪状,粉或红色有紫心。花期4~6月。蒴果4裂。2n=30。性耐寒畏酷热。较耐干旱。喜向阳通风环境及肥沃湿润土壤。秋季播种繁殖,亦可扦插。为重要的花坛、花境及岩石园花卉,可作切花。同属观赏种还有锦团石竹,株形较矮,茎叶被白粉,呈蓝绿色。花大,重瓣性强,色泽艳丽多变。 石竹多年生草本,高15—45厘米。茎单一或数个,直立或稍上伸。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平展或稍下倾。花顶生,聚伞花序。种子宽椭圆状,倒卵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产奇台、米泉、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霍城、伊宁、昭苏等地。有清热、消炎、利尿、通经的功能,亦栽培供观赏。 石竹 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双子叶植物。石竹科石竹属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厘米,叶基抱茎,花单生或2~3朵簇生茎枝上部,花冠直径3~4厘米,花色粉、淡紫、红、紫红等各种颜色。石竹属300种,分布欧洲、亚洲和非洲,我国产16种。石竹性耐寒、喜凉爽的气候环境,野生在海拔1000米左右向阳山坡上,成群丛状生长,经过多年选择,有些栽培品种,花径5~6厘米。华北地区6月开花,花后蒴果内含扁圆黑色种子。播种育苗,可直接苗床内育苗,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浇透水后,种子撒在表面,用筛筛盖0.5厘米厚细沙,20℃左右,1周左右出苗,苗期间去过密弱苗。秋播的露地越冬,春季移栽。优良重瓣石竹,也可扦插或分株育苗。石竹适宜作花坛、花境或草坪边缘种植。供作栽培观赏的石竹,还有来自欧洲的少女石竹,花色绚丽,还有多花的须苞石竹等。 石竹 ☚ 兰花 香石竹 ☛ 石竹shí zhú《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瞿麦(10)。药名。为“瞿麦”的别名。详见“瞿麦”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