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简称《伯尔尼公约》。 1886年9月9日由英国、法国、德国等10个国家发起,在伯尔尼举行的大会上通过。该公约经过多次修订,最近一次是1971年7月24日在巴黎修订的。中国于1992年7月1日加入该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地、一致地保护作者对其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该公约共有44个条款,其中正文38个条款,附则6条。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保护作品的范围,公约成员国国民或在成员国内首次发表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均受公约的保护。 (2)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专有权,其权利包括复制权、翻译权、公开表演权、无线电广播权、摄制成电影并发行权、改写权、改编权、反对歪曲、篡改作品的权利;作者享有不依赖于经济权利而独占存在的精神权利。(3)保护的手续和条件,取决于是否履行了首次出版国所规定的手续和条件。 (4)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5)保留声明。公约规定的主要原则可归纳为:(1)国民待遇原则。凡在一个成员国境内产生或首次发表的作品,其作品在其他各成员国内均享有保护,并与给本国作者的保护相同。 (2)最低限度保护原则。各成员国对本国或其他成员国作者的保护不能低于公约规定的限度。 (3)自动保护原则。公约成员国提供保护,不需履行任何手续,作品一旦产生,便自动受到保护。(4)独立保护原则。各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作者提供国民待遇保护,不以作品在其本国受保护的水平为准,而应以提供保护国家自己的保护水平为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