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刻本回末评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刻本回末评语

《儒林外史》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卧闲草堂刻本回末附评语,其中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回及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回,评语缺。评语不著撰者姓名。第三十回回末评语中有“明季花案,是一部《板桥杂记》;湖亭大会,又是一部《燕兰小谱》”语。《燕兰小谱》,清吴长元(安乐山樵)撰,书中记有清乾隆四十七年事,刊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据此,则评语当撰于《燕兰小谱》行世之后,其时距吴敬梓(公元1701-1754)逝世已三十多年矣。从评语内容看,评者颇谙作者的创作思想及扬州地方的生活,对《儒林外史》的内容、创作特色等,有深刻的体察,是对这部小说最早的全面评论。评语称吴敬梓“以《史》、《汉》才作为稗官”(第一回评语),“学太史公,读书,遍历天下名山大川,然后具此胸襟,能写出此种境况也”(第三十三回评语)。又云:“人不亲历此等境界,不知此中之苦,亦不知此中之趣。”(同前)这些评语,确能说到是处。评语称《儒林外史》“真令阅者叹赏叫绝”,“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如此铸鼎象物,魑魅魍魉,毛发毕现。”(第三回评语)评语批评“俗笔稗官,凡写一可恶之人,便欲打欲骂欲杀欲割,唯恐人不恶之,而究竟所记之事,皆在情理之外,并不能行之于当世者”,而《儒林外史》却能于世界最平实、为万目所共见者,描绘得神似。

(第六回评语)评语还指出,《儒林外史》往往“直书其事,不加论断,而是非立见”。

(第七回评语)凡此,均确切指出《儒林外史》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与白描的写作手法,见解相当深刻。对于《儒林外史》的中心思想,评语多次指出:“功名富贵四字,是全书第一著眼处,故开口即叫破,却只轻轻点逗,以后千变万化,无非从此四个字现出地狱变相。”(第一回评语)“功名富贵四字,是此书之大主脑,作者不惜千变万化以写之。”(第二回评语)评者眼光是尖锐的。卧闲草堂本回末评语,历来受到后人重视。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齐省堂《增订儒林外史》卷首例言称:“原书每回后有总评,论事精透,用笔老辣,前十余回,尤为明快”,所言不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