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知识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知识管理zhīshi guǎnlǐ

〈名〉 以人为中心的重视战略的专业化、行业化管理。

知识管理zhī·shiguǎnlǐ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型企业侧重于人的智力和知识资源的管理模式。
 ◇ 与此同时,知识管理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人民日报.1998.3.5)
 ◇ 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管理模式。(人民日报.2000.11.16)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

美国 《福布斯》 杂志1998年4月22日发表的一篇题为 “迎接知识经济” 的文章,提出了 “知识管理” 的概念。文章认为,知识管理是要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知识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其中更着眼于获得隐性知识,因为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
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贮、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就大不一样了,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大量创新。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言: “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识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所以,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增强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知识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既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其核心是要创建一种机制和氛围,使企业员工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形成一种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 调整公司结构,将公司建成知识型公司。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员工与上司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等级森严,员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这一组织结构逐级汇报,不断超越。知识管理则要打破这种组织设计,建立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任何一名员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简化了的组织结构直接传输到公司高层领导。正如美国 《福布斯》 杂志所说的: “在这种新的环境里,公司内部和公司间即竞争对手之间进行合作将成为常事……跨学科和跨地点的协作小组将变得更加普遍。逐级汇报的等级制度也将被淘汰。” 美国文件网络公司的副总裁乔丹·利比特也认为: “雇员天生就具有竞争性。要重新调整公司的重心,把它建成知识型公司,并建立有利于雇员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
(2) 建立能够为公司员工进行交流的设施和环境。要实行知识管理,最基本的是建立一个能为公开交流提供完好基础设施的网络。
当代信息科技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极大地改变了商业运行环境,把全球商业带入 “电子商务 ” 时代,这样企业内部的管理手段和设施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各种网络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各种网络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它提出了知识管理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使知识管理成为可能并且降低了建立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所需的成本。现在,不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内部的管理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而且我国一些水平较高的企业的网络化管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3) 公司设立知识主管。美国德尔福集团的费拉保罗认为,知识主管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其对于商业运作过程的作用就如同信息主管对于技术开发的作用。当然,不能把知识主管等同于现在某些企业已经存在着的信息主管,否则就犯了把知识管理简单地看作是信息管理的错误,“这将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升发上,而不是放在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上。”
(4) 建立透明、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知识管理强调对职员的精神激励,这种精神激励不只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而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应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尊重职员的价值和作用,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的一员,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建立透明、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5) 创造有利于每位员工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知识管理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建立企业精神和共同价值观等多种措施,激发集体知识共享和员工创造力的发挥。

☚ 知识经济社会的控制力量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   OECD与知识经济 ☛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使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知识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❶建立知识库;
❷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
❸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
❹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

对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利用和再生产的过程。对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是面对环境变化,针对本企业的组织适应性、生存性、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而制定的对应措施,是对包括可编码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在内的全部知识进行连续管理的过程。这种管理力求将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和基于人脑思维之上的发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内知识共享,寻找和建立实现知识共享的新途径。知识管理的全部任务就是通过一套有效的制度、措施,使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个人知识与他人知识、知识与企业创新之间相互联结起来,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服务于创新。企业不仅要有合适的网络系统和对员工的充分培训,还要有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的强烈领导层意识。知识管理反映出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变化。以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工业企业中,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产量,所以生产环节成为管理的中心,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管理的核心。在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中,管理的重点转向研究与开发、销售、职工培训等方面。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使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不断创新,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决策的手段和过程。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2005)认为: 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组织的知识管理涉及组织的所有活动。在组织范围内至少有六个方面与知识有关: (1) 组织的内部运作或研究与开发机构能生产知识;(2) 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的原始资料的获取和处理能够获得组织所需的知识;(3) 知识在被运用前能通过培训正式地或通过社会化非正式地转移;(4) 知识能以报告、图表和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使人易于获取;(5) 在检验其有效性后,知识能够融入程序、系统和控制之中;(6) 以激励措施和管理领导艺术为基础的组织文化的稳定发展,能够促进这些不同的知识程序正常运行,而这种文化也能够评价、分享和运用知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编码管理模式和人物化管理模式。编码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信息技术,以便开发能迅速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利益;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人力资源,大量引进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直接与公司或顾客进行交流,以便传播他们的知识。

☚ 管理心理学   目标管理 ☛
000053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