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敌剧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敌剧社

抗敌剧社

1937年12月11日成立于山西五台县。最初成员有赵荩臣、白瑞林、刘佳、胡可、杜烽、胡朋等,后不断壮大。1939年7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文工团汪洋、刘肖芜、崔品之等参加入社。1942年11月,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和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丁里、韩塞、张非、何迟等入社,由丁里任社长。1939年6月,抗敌剧社与战斗剧社等参加晋察冀边区戏剧座谈会,讨论戏剧方向和形式问题,提出战斗化、现实化、大众化的口号。会议期间集体创作反映边区生活的大型话剧《水灾》(又名《丰收》,莫耶、刘肖芜执笔,由抗敌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战斗剧社联合演出。)反映边区军民的斗争生活。文艺整风前,剧社一直活动在晋察冀边区各地,编演了《我们的乡村》、《丰收》、《儿童万岁》、《母亲》(改编)、《雷雨》、《铁牛与黑妞》、《打特务》、《清明节》等剧目。1939年夏剧社曾和“西战团”、战线剧社、战斗剧社、抗大文工团等文艺戏剧团体共同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分会。1942年后剧社组成若干小分队到敌占区、边缘区等开展政治攻势,创作演出《王七》、《弃暗投明》、《红枪会》等剧目。文艺整风后,剧社成员深入生活,创作出一大批反映边区军民斗争生活的优秀剧作,有《李国瑞》、《戎冠秀》、《英雄儿女》等。1943年反扫荡战争结束后不久,剧社创作反映边区军民在反扫荡斗争中英勇事迹的话剧《子弟兵与老百姓》。在反扫荡中,剧社曾二次被围,成员吴畏、赵尚武、李心广、陈雨然、安玉海、陈九等人不幸牺牲。天津解放后,剧社改编为华北军区文工团。1955年与原西北、东北军区文工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敌话剧团、翌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

☚ 怒吼剧社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

抗敌剧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部队的文艺团体。后为沈阳军区话剧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