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敌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敌歌 068 抗敌歌歌曲,四部合唱。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1年,为东北义勇军募捐时作此歌。歌曲反映在“强虏入寇逞凶暴”的形势下,人民要求奋起抗战的爱国思想。进行曲,单二段曲式。旋律雄壮有力,声部层次鲜明,浑然一体的曲式结构,显示出蓬勃的气势和排山倒海的力量。初由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唱队演出,后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收入黄自所编《爱国合唱歌集》(商务印书馆,1934)。抗日战争时期影响较大。 ☚ 长恨歌 春思曲 ☛ 抗敌歌 抗敌歌黄自曲,黄自、韦瀚章词。作于1931年。原名“抗日歌”,后因国民党禁言抗日而改为现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以抗日为题材的合唱作品。第一段歌词为黄自自己所写。歌词具有斩钉截铁的特点,歌颂了四万万同胞“努力杀敌誓不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决心。音乐采用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风格。第一段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中华大地的主人是我们,面对日本侵略应该怎么办?”这样一个中国当时社会急待回答的问题。音乐上用声部领唱及合唱的形式,造成一呼百应的效果。第二段以复调手法,各声部轮流反复唱出“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的句子,反映了各族人民一个意志、前赴后继、同仇敌忾的气势。然后进入主调。两乐段紧密连接。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发展,也是对第一乐段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 飞来的花瓣 垦春泥 ☛ 抗敌歌 《抗敌歌》Kangdi ge四部合唱歌曲,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和上海国立音专师生走上街头,挨家挨户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在这次活动中,黄自写了这首《抗敌歌》,于1932年4月15日用石印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合唱曲。原名为《抗日歌》,后因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禁言“抗日”二字,才改名为《抗敌歌》,而且还把词中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贬称——“倭奴”改为“强虏”。《抗敌歌》最初为黄自写的一段歌词,后在演出时演唱的人都说短了一些,唱起来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请韦瀚章又填写了第二段词。作品体裁为进行曲,大调式。曲式为二段体结构,一乐段为主调写法,领唱与合唱一问一答,曲调坚毅、豪迈,表现了人民是国家主体的信念;二乐段,用一乐段的强有力的“1. ☚ 踏雪寻梅 快乐的晚会 ☛ 抗敌歌中国早期救亡歌曲代表作之一,原名《抗日歌》,后因国民党政府禁言抗日而改名。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