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眼部对大气压的应激反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眼部对大气压的应激反应

眼部对大气压的应激反应

眼部对大气压的应激反应是指眼部组织在大气压力过高、过低或骤然变化的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为760mmHg,氧气分压为159mmHg、肺泡内的氧与二氧化碳维持恒定的压力。人类只能在海拔高度一定的范围内长久生存,大气压升高,可使气体过多地溶解入血液,继而进入各组织,产生脑症状、视力障碍,抽搐及失去知觉等。高于两个大气压就可使人发生上述症状。大气压力降低时,由于肺泡内氧压降低,而发生缺氧症。骤然降低大气压,可使血液和组织液内的气体突然释放出来,形成气泡,引起多发性气性栓子,造成组织损伤。
高空病 在高空、高山环境中,由于大气压力过低而造成缺氧现象,称为高空病。缺氧症状与气压降低的快慢、寒冷程度、体力消耗的多少有明显关系。急性高空病是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出现的症状,在没有密闭舱或氧气面罩时,当飞行高度到3600m时开始感觉不安、精神恐惧、呼吸不畅,4800m时则感觉迟钝、失去记忆、神志不清、运动失调、表现如酒醉状,最后则发生抽搐、失去知觉。给氧后,症状很快消失。高空飞行到达7500m以上,即可发生高空晕厥,有窒息感觉,眼前发黑,几分钟之内可死亡;慢性高空病是反复长时间在3600m以上飞行或登山时所引起的症候群,各人表现的症状常不一致。
高空病的眼部表现通常为视力模糊或减退。据报道在3600m高空时视力减低6%,在3600m以上则减低12%,但经充分供氧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有时在海拔2800m处视力可降至光感及分辩能力和暗适应能力减退的现象,到3300m时症状更为明显,而在4500m处,症状则长期存在,但吸氧后症状即可消失。缺氧能引起视网膜血管暂时性循环障碍,因局部缺血而出现闪光幻视、飞蝇幻视、视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最常见于移居在高原地带一年以内的人。检查时可见结膜血管扩张,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晶体早期即可发生前囊下皮质混浊,少数患者尚有玻璃体混浊。由于红细胞增多,视网膜静脉怒张纡曲,呈紫红或紫蓝色,越近视神经乳头处越明显,视网膜动脉往往出现血管痉挛和硬化现象; 视网膜各处都可出现散在性火焰状或小出血点,偶尔发生大出血。视乳头充血,其上血管扩张和增生。多数患者可出现周边视野缩窄,生理盲点扩大、相对或绝对性暗点,闪辉暗点,甚或有同侧偏盲及黄斑回避现象。色觉障碍和色视野缩窄也可见到。集合和调节障碍往往引起视力疲劳和复视。立体视觉受抑制或消失,闪光融合频率降低,视觉判断的反应时间延长,而错误率明显增加,并有视幻觉等。这些高级视觉功能衰退现象,在充分给氧后可很快恢复。
减压病 或称沉箱病、潜水工病。为突然减压所致,通常有以下几种: 在造桥或水下建筑等大气压较高的沉箱内工作的人员,当箱内气压突然减低,即发生沉箱病; 在深海中打捞沉船后浮升到水面时太快,可发生潜水员麻痹症;飞行时升入高空过快时产生飞行员的空气栓塞病。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度就增加一倍。人们在高气压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血液及体液中就溶解了较多氧气和氮气。工作后如果按照规定逐步减压,多溶的气体可以由肺部逐步排出,不经减压就进入常压环境或减压过快,在高压下所多溶解的气体就很快成为气泡释出。氧气为人体所需,稍增多一些可以消耗用掉,而氮气则不能被消耗,大量的氮气泡压迫有关组织及堵塞血管,就是减压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按照气泡的部位与数量,决定了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关节肌肉疼痛,迷路性眩晕,瘫痪抽搐,心绞痛等;眼部结膜下出血,可见脉络膜和视网膜出血,气泡进入视网膜中央动脉而导致栓塞时,出现视网膜弥漫性水肿和黄斑部樱桃红斑。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双侧视乳头水肿,也可发生黄斑部裂孔,白内障,瞳孔不等大、呈梨形,眼外肌麻痹和眼球震颤、以及部分性视神经萎缩等。栓子如堵在视皮层、则可发生同侧偏盲,甚至完全性黑蒙。通过改善高空或深水作业的条件,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如果症状业已出现,应立即再加压,然后再慢慢减压并吸氧和对症治疗。

☚ 眼部电击伤   眼部的加速应激反应 ☛
000124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