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旱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旱麓 【原文】: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1)岂弟君子,干禄岂弟。(2)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3)岂弟君子,福禄攸降。(4)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岂弟君子,遐不作人。(6)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7)以享以祀,以介景福。(8)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9)岂弟君子,神所劳矣。(10)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11)岂弟君子,求福不回。(12) 【译文】: 遥望那旱山的山麓,榛树和楛树密密丛生。平易近人的好君子,求福就在和乐平易。 那鲜洁的玉柄金勺,注满了芳香的黄酒。平易近人的好君子,是福禄所降。 鹞鹰飞到天空,鱼儿在深水中跳跃。平易近人的好君子,怎能不培育人材? 清酒已经陈设,红色大公牛已经备好。奉上祭品来祭祀,祈求更大的福气。 密密的一片柞树和棫树,人们用它烧火祭神灵。平易近人的好君子,天神将赐福于他。 茂密的葛藤,蔓延到树的枝条上。平易近人的好君子,求福不违背祖先的正道。 【集评】: 《毛诗序》:“《旱麓》,受福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清·马瑞辰:“‘干禄’与‘百福’对言,‘干禄’疑‘千禄’形近之讹。此诗‘干禄岂弟’,及《假乐》‘干禄百福’,‘干’皆当作千百之‘千,,传讹已久,遂以‘干禄’释之耳。”(《毛诗传笺通释》) 清·方玉润:“祭,必受福也。”又:“上篇(指《棫朴》)言作人,于祭祀见其一端;此篇言祭祀,而作人亦见其盛。”(《诗经原始》) 【总案】: 这首大抵咏周人祭祀而获福。全诗六章,除了第四章写祭祀具体情况时用了铺叙的“赋”法外,其余全用“兴”“兴”的广泛运用及音韵上的复沓,使整首诗广阔连类,内蕴无穷,不似其他凝滞而枯燥的歌功颂德之作。首章以密密丛生的榛树与楛树起兴,即烘托了兴旺、昌盛的社会环境。盛酒玉瓒的色彩鲜明,金黄的琼浆玉液荡漾其中,使庄严肃穆的祭祀场面增添了流彩溢香的氛围。鸟翱翔于蓝天,鱼跳跃于深渊,舒适安详,各得其所,又是一番乐易和平的景象。末章写葛藤自然地沿着大树干爬上树梢,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这一切都紧紧扣住一个主题:和易近人的君子,由于他的恭敬和虔诚,由于他的不违正道,自然能得到神灵赐予的福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