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直寻 直寻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 ‘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意谓朝廷应用之文,须援据古事;诗歌则不以用典为贵,而以直寻为上。直寻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诗人应直接、敏锐地感受外物之美,将“即目”“所见”者表现于诗中;二是状物抒情均应使用自然明朗的语言,加以直接的表现,不应堆砌典故。钟嵘这一看法,与刘宋以来山水诗兴起,“自然可爱”的写景佳句为人们所欣赏的文坛风气有关,又是针对颜延之、任昉等人作诗缺乏真切审美感受而堆垛典故、卖弄学问的不良风气而发。《诗品》评骘诗人,称谢灵运“兴多才高”,即指其于山水之美感受敏锐、兴会淋漓、表现自然;又批评颜延之“喜用古事,弥见拘束”。都是直寻标准的运用。后世强调才情、妙悟而反对以学问为诗者,或标举钟嵘此说。如清人袁枚《仿元遗山论诗》云:“天涯有客太詅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即指直寻之说而言。 ☚ 三易 自得 ☛ 直寻 直寻《诗品》中的美学观点。《诗品序》:“夫属词此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诗人直接抒写他所感受的东西,不必借助于典故。文学源于生活,作者在生活中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感触,然后动手作文,这样写成的文章新鲜水灵,才不至于无病呻吟;而雕琢词藻,堆砌典故,不仅造成干涩,最终还破坏了自然、影响了美感的传递。 ☚ 风力与丹彩 滋味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