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目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目录 目录著作名词。又称“书目”。根据一定主题,编列书名,供人查阅或研究。如清纪昀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张之洞有《书目答问》等。 ☚ 丛书 字典 ☛ 目录mùlù❶按一定顺序编写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 目录mùlù❶ 〈名〉按次序编写的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目录号码│图书目录。 目录mù lù指书中回目: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分出章回,纂成~,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一·9) 正文←→注解 注文 注释zhèng wén ← → zhù jiě zhù wén zhù shì正文:著作的本文。 目录(一)记录图书的篇卷名或书名、以及著者、出版、内容、收藏等情况,并依一定次序编排而成,以揭示文献,帮助读者了解、检索、利用图书的工具性文字资料。“目录”一词,始见于汉代。唐李善《文选·反招隐诗》注引西汉刘向《别录》:“《列子》目录”;又《文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西汉刘歆《七略》:“《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其最初涵义,“目”,本指一书各篇卷名, “录”指对“目”的编次及说明。“目录”合称原指一书目录(参见“一书目录”条),各种目录书出现以后,则主要指群书目录(参见“群书目录”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目录编撰工作的国家,历代修纂的目录,种类、数量繁多。如以编撰者分,有官修目录(后称国家图书目录)、史家目录、私家目录;以学科性质分,有综合目录、专科目录、释道目录;以采录标准分,有藏书目录、出版目录、著述目录、丛书目录等。由于目录反映了历代图书的种类、数量、出版、流传、存佚的概貌以及各学科的学术渊源、流派等情况,故对读书治学、进行学术研究,都具有很大作用。(二)指图书的正文前面或后面所载的一书目次。这种目录主要起索引作用,实际上是有“目”而无“录”。 目录 目录为阅读提供线索和指导,按一定的顺序列出书刊的名称等项目。图书目录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版次、印刷次数、内容提要以及收藏情况(册数)等。按形式分为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 ☚ 目次 征订目录 ☛ 目录 目录目录 目次 剧目 索引 引得 ☚ 情调 风格 内容 要点 ☛ 名称 名称名(名字;名号;~物;~堂;地~;品~;简~;同~;重~;异~;译~;叫~;憎~) 称 号(呼~;代~;旗~;大~) 目(名目;品~;税~;题目) 另见:事物 物品 名字 称呼 ☚ 名称 称号 ☛ 书的各部分 书的各部分写在正文前的短文章:序(序言;序文;代~;大~;小~;自~) 叙(叙言) 绪(绪言;小绪) 前言 前记 弁言 弁语 缘起 说例 另见:排列 书 ☚ 书多 书的一部分 ☛ 目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选择的项目单子。诸如一个公司提供的销售商品的名单或供相同场合下展览的艺术品清单。目录在其每一项目下经常还分细目。如果目录的选编、安排及文字具有创造性,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给目录以版权保护。 目录 目录Mu lu研究文献著录的一门学科。目,指书目、篇名。录,即叙录,指作者、书名、篇数或卷数以及书的存佚、内容、流传等情况的记录、说明。我国目录学历史渊远流长。西汉刘向清理皇家藏书,集众书之叙录成总集,称《别录》,是我国第一部解题式的书目;此后刘歆继承父业,进一步将朝廷藏书分类编目、著成《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分类目录,开创了将图书分作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的六分法之先例。魏晋以后,目录学进一步发展,最具影响的是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的四分法的产生,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尽管在我国封建社会也存在其他不同的分类法,但是,四部分类法在图书目录分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各种图书目录编纂体例和内容性质的不同,图书可以作出不同的归类。 ☚ 史料的搜集、整理 版本 ☛ 目录又称“目次”。指书刊为便于读者检阅正文而多在卷首所列的篇章名目。按章节顺序或按类别排列,并注明页码。单行本和无需检阅目次的图书不编排目录。 目录又称“书目”。❶将文献特征按一定的规则编成的一种揭示与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目录以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公文中是记载案卷内文件材料的标题名目,以供查考。 目录 目录(一)按一定的顺序,列出事物的名称或内容。如“图书目录”、“档案目录”等。(二)专指“图书目录”。为给读者查阅众多书籍中的某一种或某些种图书,并为阅读提供线索和指导,按一定的顺序列出书刊的名称等项目。图书目录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版次、印刷次数、内容提要以及收藏情况(册数)等。按形式分为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三)指书籍正文前的目次。目录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揭示和报道图书资料的外形特征和内容梗概,为生产和科学工作者提供有关的图书情报资料。它是主要检索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部门。目录的种类很多,其各自的功能也不相同。按揭示图书的不同特征,可分为:(一)书名目录,即按书名字顺组织起来的目录,其职能是从书名检索特定的图书和集中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它可以告诉读者本图书情报单位是否藏有特定书名的某一种图书资料;(二)著者目录,即按著者名称的字顺组织起来的目录,其职能是从著者名称检索特定图书和集中图书馆所藏该著者的全部著作及有关其著作的评论著作;(三)分类目录,即按图书知识内容的学科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其职能是从学科知识体系检索图书和揭示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四)主题目录,即按图书内容的主题字顺组织起来的目录,其职能是从图书所论述的主题直接检索图书和集中已分散到各学科的同一主题的图书。它的作用是能够提供关于某一问题、某一事物的全面资料。上述四种目录是主要目录类型,其他的各种目录都是由这几种目录演变而来的。 ☚ 目次 目录学 ☛ 目录contents 目录catalogue 目录bibliographical(/reference)list;bibliography 目录参见 “通鉴目录”条。 目录唐史官记事提纲。此前史官天象只记日食,不记月食。肃宗时,张后专横,以月喻后。命史官遇月食则记于目录之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