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病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病牛

病牛

宋诗篇名。七绝。李纲作。见《梁溪全集》卷二○。绍兴二年(1132)罢相贬鄂州(今湖北武昌)时作。诗云:“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首句以病牛昔日辛劳操作所获,比喻自己罢相前革新内政、规取中原所建立的业绩。次句借病牛悲惨处境,抒写为社稷苍生鞠躬尽瘁反被君王所弃的叹惋不平。末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虽屡经打击,但报效国家、拯救众生的信念决不动摇。这种勇于献身、不计私怨的精神极为可贵。此诗咏物,运用比兴与拟人手法,形象完整生动,诗意显豁高远,语言质朴平易,真率感人。正如魏庆之所云:“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诗人玉屑》)

☚ 早发   夏日绝句 ☛

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2〕力尽筋疲谁复伤?〔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4〕
 
 〔1〕这首七绝作于南宋绍兴二年,李纲四十七岁,已罢相,当时太学生陈东上书要求恢复李纲宰相职务遭主和派杀害。李纲革职贬放鄂州,多病,写此诗明志。李纲(公元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县治)人。南宋初期力主抗金的名相,遭和议派打击罢相,抑郁而终。
 〔2〕实千箱:装满千箱粮。箱,指粮箱,语出《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3〕伤:哀怜。
 〔4〕羸(lei):瘦弱。
 
 这首托物言志诗,以辛勤耕耘的病牛自比,表达了以天下兴亡和众生温饱为己任,即使身衰力竭,也在所不辞。

《病牛》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病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首诗题曰《病牛》,实非写牛,而是诗人自喻坎坷与辛酸。

“耕犁千亩实千箱”,写牛为主人耕田千亩,粮谷满仓。发端就点出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紧扣诗题。句中虽无“病”字,却字字含“病”意: 亩复亩,年复年,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千箱亦因此而实。两个“千”字,极力夸张,互相对照,显出了牛的辛劳,也突出了牛的功绩。

“力尽筋疲谁复伤”,承首句“耕犁千亩”。筋力已尽,谁复哀怜?点出了人们对这种结果的态度,是同情、哀怜,还是漠视、遗弃?这是诗人直接向人们提出的抱怨性的责问,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言外之意是: 并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

“但得众生皆得饱”,以牛的口气作答,把牛人格化;语气由上句的悲怨转为乐观、高旷,由牛转向大众百姓,突破了传统的自叹自怜。连用两“得”字,使语气更为强烈。这牛是诗人的化身,这句话与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精神极为相似。其实两者并非偶然巧合。诗人罢相后所作诗的自序中极力赞美杜甫,他说:“独杜子美得诗人比兴之旨”、“其辞章慨然有志士仁人之大节”(《梁谿全集·诗十三》自序);“平生忠义心,多向诗中剖。爱国与爱君,论说不离口。”(《梁谿全集·诗十五·五哀诗》)可见诗人对杜甫是多么倾心,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显然受到杜甫的影响。

结句是牛继续作答。“羸病卧残阳”,把牛置于夕阳西下气息奄奄的特定环境中,更衬托出病牛的悲惨结局。然而,着上“不辞”二字,语气突然一转,变悲凉为慷慨,使诗的格调骤然昂扬。这和北宋诗人孔平仲的“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禾熟》)相比,意境似更胜一筹。原因就在于此诗的病牛“不辞羸病卧残阳”,为的是“众生皆得饱”,气概非凡。而孔诗中老牛的“卧夕阳”,仅是因为“粗了耕耘债”,是释重负后的自我安慰。魏庆之所说“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诗人玉屑·命意》),正可用于这首《病牛》诗。

此诗是李纲贬谪武昌(1128)后所作。他官至宰相,“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宋史·李纲列传》下);“概然以修政事,攘夷狄为己任”(《梁谿全集·朱熹序》)。然而,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自称所历皆“骚人放逐之乡”(均见《梁溪全集·诗十三》自序),内心极为郁抑不平。为此,作《病牛》以自慰。此诗运用比兴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感人肺腑,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抱;语言通俗、凝练,意境高远。与其说这是一首咏物诗,不如说是一首言志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