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黄
感受疠疫之气,疠疫病毒落于血液中的血虫之上,加剧血虫繁殖,排放出毒气,毒气与病毒挤占胆囊的位置,迫使胆汁与毒气病毒一起窜散于脉道之中而发病。因本病发病后眼睛立即变黄,该病又是疠、热、隆三邪卷结于一体而成的,故又称之为汉地目黄病或三合黑病。
病因 疠疫病毒和赤巴热邪从体表汗腺侵入血管,在血管与血液中固有的血虫一起进入肝脏和胆囊,又从肝胆伙同赤巴热邪窜入全身各处的脉道。上窜入头和脑中侵占培根的位置;下窜入肾,侵占赤巴的位置;窜入肌肤,夺取体力和光泽。最后在赤巴的位置,被隆邪鼓动窜入命脉。窜入命脉后存活者则寥寥无几。
症状 分一般症状及分证症状。
一般症状 发病初期恶寒怕冷,纳差少食,大小便排泄功能减弱。脉空虚而数,陷入中部颤搏。尿色红黄,尿质浑浊,从体内未排出前便转变(冷却收缩)。头和关节疼痛、昏迷不醒。中期,病情加重,尿色如青油,巩膜黄染,舌下和颞颥等处皮肤发黄,口苦身热,少眠不寐,纳差少食,指甲、牙龈、舌唇色发白或发黄。头刺痛,舌唇皲裂,牙齿结垢。肝胆区刺痛,患者气味甚臭,体力和容光逐步减退。本病发病后7—9天死亡者居多,所以一般不允许等到疾病成熟即肤色转黄再治疗。如果出现脉细而数,神情不安,体力衰退,体温下降,肤色转黄等症状,表明治疗时机已经失却。此时治疗,病入膏肓回天无力。因此发病最迟3天后必须谨慎治疗。
分证症状 《甘露瓶》:“发病部位有差异,病种变化各不同。”病邪侵入头部,症见脑部刺痛、鼻衄血;侵入肺者,症见上体刺痛、咯黄痰;侵入肾者,症见肾腰疼痛、尿癃闭;侵入胃者,出现口苦、吐胆汁;侵入小肠者,出现腹部刺痛、大量泄泻。
治疗 分通治和分证治疗。
通治 首先用封道法,即封闭病邪流窜的关隘最为主要。方剂是《秘诀部》中的六味胆散或七味胆散,用穆库尔没药浸汁冲服。交替连饮宽筋藤汤,或四味宽筋藤汤。灸后囟、囟门、第六椎、第十三椎、内踝动脉穴等。之后,用摧毁山颠之法治疗,即六味草乌幼苗散,用穆库尔没药浸汁冲服,为了使药力迅速达到病灶,坚持每日服3次,连服数日。或服二十三味冰片猛烈方甚佳。上方无效时,用十三味猛烈方下泻。出现巩膜变白,泻物色变黄等症状,便是下泻干净的征兆。最后,用灭火之法进行治疗,即内服十二味翼首草散,或八主散加暗绿紫堇,同时内服十一味牛黄散等,可以消除余热。饮食、起居宜忌同瘟热病条。
分证治疗 疠邪侵入头部,头刺痛者,内服金刚杵丸;侵入胃者,内服“智琼”丸、黑冰片灰剂;侵入小肠者,内服九味细叶草乌幼苗散;侵入肺、命脉、肾脏等者,各按《四部医典》所述方剂治疗。最后,如果隆邪被扬起者,用有关对症药方迎面扑杀,或内服治疗临界热的药方等,并逐步放宽饮食、起居限制,注意善后调理,努力将余邪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