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画饼充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画饼充饥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画饼充饥《画饼充饥》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二《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又,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又,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释义】“画饼充饥”原意为徒有虚名,不符其实,后人也有用作达不到目的自我安慰,或愿望成空想之意。 【例句】①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燕燕为小千户欺骗她,另娶高门之女,因而叹息自己的失意。②你敢要攀月桂,谐连理,可不似指画饼,待充饥。(吴昌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二折〔牧羊关〕)嬷嬷责世英,想要与桂花仙谐连理,是空想。③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功名如画饼。(佚名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第一折〔元和令〕)苏秦叹命运乖蹇,功名成空想。④(丑)这段姻缘非厮逞,少什么花红迎送?(旦)谁想番成作画饼。(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九出《绣房》〔尾〕)玉莲姑来做媒满以为能成功,却被玉莲拒绝,并说她是空想。⑤谁知他又赘在侯门,今日翻成画饼,辜负了田园荒径。(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二十八出《哭鞋》〔胜如花〕)王母误信王十朋赘入侯门,很失望,说自己的愿望成为画饼。⑥臣做了个充饥画饼风内烛,这冤仇,这冤仇,怎肯干休。(孔文卿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秃厮儿〕)岳飞魂托梦给皇帝,诉说冤情。“画饼充饥”比喻他一生壮志化做一场空幻。 画饼充饥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释义用法 三国时魏明帝想选取一名中书郎,告诉卢毓,不要只从名声大小考虑,名声如画在地上的饼,是不能吃的。后用此典形容只有虚名,无补实用; 也形容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典形式 【画饼】 唐·白居易:“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宋·陈与义:“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画地饼】 宋·黄庭坚:“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宋·周孚:“功名画地饼,岁月下江船。” 【画地为饼】 宋·苏轼:“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画饼充饥】 清·黄鷟来:“紫丝作障无妨俗,画饼充饥底事 名。” 【虚名画饼】 宋·陆游:“虚名一画饼,陈迹几刍狗?”宋·陆游:“正得虚名真画饼,元非大器愧函牛。”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在今天迫切的时局之下,空言民主固属画饼充饥,预约民主亦仅望梅止渴。(郭沫若《沸羹集·文化界对时局的进言》) 异 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来解饥饿。比喻用空想来自我安慰,偏重徒有虚名而无实际。语本《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例 巡抚大人给的札子在哪儿?我可不愿意买后悔药吃,不愿意画饼充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章)书读多了也有一种悲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纸上谈兵,画饼充饥。(王蒙《名医梁有志传奇》) 望梅止渴 望着(树上的)梅子,嘴里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用空想、空言等安慰人。偏重于以物示人而不落实。“望梅”虽不足以真正解渴,但有“梅子可望”总比虚空而不可捉摸的要好一些。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水皆出,乘此得及前源。” 例 看到了丁字街口的瓜摊,鲜红水翠的西瓜扣在绿纱罩底下,有望梅止渴的精神作用。(张武《瓜王轶事》)凭他与秦浩多年打交道的经验,他断定所谓“题词”不过是“望梅止渴”。(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四) 同 都是比喻性成语,比喻以空想来作安慰。都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 ‘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后以此典指虚有其名,无益实用。惠洪《渔父词·香严》:“画饼充饥人笑汝,一庵归扫南阳坞。” ☚ 华渚流虹 画饼浮名 ☛ 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huàbǐnɡchōnɡjī┃┃━━ 以画饼饱肚。喻以想象之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 邯郸道 神魂摇荡 ☛ 画饼充饥❶比喻空想自慰。宋李清照《打马赋》: “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 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画饼充饥【出处】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原比喻徒有虚名,于现实无补。语出《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成〉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于事无补;也比喻用空想来自我安慰:画饼充饥的许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释义】 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无益实用;也用来比喻以空想聊以自慰。《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宋李清照《李清照集》三《打马图经·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 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后用“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警世通言》卷三四:“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比喻聊以空想自慰。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也作“充饥画饼”。元·佚名《嘲贪汉》:“元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画饼充饥(同)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画张饼来填肚子。原比喻徒有虚名的人或事物没有多大价值;后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三国魏明帝时,卢毓曾任侍中,后被提拔为吏部尚书。卢毓为人正直,忠心耿耿,为魏明帝推荐过不少人才。有一次,中书郎的位子空缺了,明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前几任中书郎都不太理想,明帝曾对人说:“这次能否找到合适人选,关键看卢毓的推荐了。选拔人才不能看其虚名,那虚名就像地上画成的饼子,是不能当饭吃的!”(见《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充饥,解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本意为虚名如画饼,无补于实用。后以之喻聊以空想自我安慰。李清照《打马赋》:“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如画饼聊以解除饥饿,少懈翱翔飞跃的远志。 ☚ 华亭鹤唳 黄帝之书 ☛ 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画个饼子解饥饿。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安慰自己。 ☚ 弘誓大愿 化为泡影 ☛ 无用 无用没用 慢帐 白搭 不行 不中(不中用) 无所用之 ☚ 用途 功效 ☛ 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自广 自慰 ☚ 感到安慰 宽慰 ☛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feed on illusions; satisfy one’s hunger on a crayoned cake; a pie in the sky 画饼充饥hua bing chong ji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feed on illusions 画饼充饥draw a cake to satisfy one’s hunger;feed on illusions;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画个大饼来解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或比喻用空想来自我安慰。feed on illusions, satisfy one’s hunger with picture cakes, a pie in the sky, comfort oneself with imaginations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解义】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没有实际效用。也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有虚名而无实惠。又比喻用空虚的东西来自我安慰。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一回:“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玩真》:“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回:“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卢毓,是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他十岁就父母双亡,两位兄长又先后死去,成了孤儿。卢毓为人忠厚,好学不倦。成年后,在兵荒马乱中,既发奋读书,以致学识超群,又辛勤地养活寡嫂和侄儿。因此他的道德和学问都受到人们称赞。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画个饼子解饿。本指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用。后多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吃)也。”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释义】画个饼来解饿。本比喻徒有虚名而不实用,后多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画一张饼来解饿。比喻凭空想来安慰自己。《水浒传》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画个饼子解饿。本比喻虚有其名,于事无补。后多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bǐnɡ-chōnɡjī充饥:饥饿时用食物填饱肚子。《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啖:吃。用画出来的饼充饥,肚子不会饱。后以“画饼充饥”比喻: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解释 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也可比喻以空想自慰。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画个饼来解饿。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解义】 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没有实际效用。也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 bǐnɡ chōnɡ jī画一个饼来缓解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水浒传》五○回:“官人今日眼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hua bing chong ji用画饼子来缓解饥饿。比喻虚假的东西于实际无补。也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wàng méi zhǐ kě;huà bǐng chōng jī《世说新语·假谲》说,曹操行军缺水之处,兵士渴,曹操骗说前有梅林。兵士信以为真,口中生出口水;又,《景德传灯录》中智闲和尚对人说,画出的饼不能充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实际并未解决问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银子,正是教俺‘~’了。”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画个饼子来解除饥饿感。原比喻虚有其名,实际上不起作用。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唐·冯用之《权论》:“礼义有不可施之时,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画饼充饥矣。”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画个饼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后来也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连动〕 语本《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❶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唐·冯用之《权论》:“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矣。”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即画个大饼来解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