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代评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周刊。1924年12月13日创刊于北京。现代评论社主办。王世杰、杨振声编辑。主要发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评论文章,也刊登一些文学作品和评论。在文学方面的撰稿人有陈西滢、胡适、徐志摩、杨振声、凌淑华、沈从文、丁西林等。该刊有较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在“五卅”运动、北京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中曾发表过一些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倾向的文章和作品,但也发表过不少支持段祺瑞政府、诋毁革命运动、攻击鲁迅为首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文章。对此鲁迅曾写下大量文章予以严正的批判。1927年夏该刊主要成员纷纷南下,于7月移至上海出版,倾向于国民党政权。1928年12月19日停刊,共出9卷207期。 ☚ 京报·副刊 莽原 ☛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胡适、陈源等人主办的周刊。1924年1月创刊于北京,胡适主编,陈西滢参加编辑。主要撰稿人大多为当时知识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胡适、陈西滢、高一涵、陶孟和、周鲠生、张奚若、岑西林、唐有壬、燕树棠、杨端六、熊十力、徐志摩等,也曾发表郭沫若、郁达夫的文艺作品。由该刊政治思想与办刊宗旨所集结起来的一批文化名人被称为“现代评论派”。主要刊载政治、经济、法律、文艺、哲学、教育、科学各方面的文章。周刊声称:“本刊的精神是独立的,不主附和;本刊的精神是研究的,不肖攻讦;本刊的言论趋重实际问题,不肖空谈。”实际上宣扬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鼓吹改良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运动。维护帝国主义统治,为封建军阀屠杀民众的“三·一八”惨案进行辩护。诋毁当时兴起的学生运动。陈源曾在该周刊发表《闲话》一篇,诬蔑爱国群众的请愿是“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胡适也发表文章,要学生埋头读书,不要“跟着人家乱跑乱喊”。该周刊遭到了革命报刊的广泛反击。鲁迅在反对“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该刊对军阀的腐朽专制也有所指责,发行工作也曾受到军阀政府的限制。1922年自6卷138期起迁到上海,1928年12月出至205期停刊。曾出有《二周年增刊》一大册。 ☚ 拒检运动 英华 ☛ 《现代评论》xian dai ping lunModern Era Review,periodical 现代评论由资产阶级学者胡适、陈西滢等人创办,以刊登政论为主的周刊。1924年12月13日创刊于北京,1927年7月迁至上海,1928年12月停刊。《现代评论》的政治主张参见“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1924年12月13日,《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胡适、陈源、王世杰、高一涵、周鲠生等为主要撰稿人,被时人称为“现代评论派”。他们向往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派别,标榜“自由主义”。认为救国事业并不在于高喊“打倒英日强盗”的口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鼓吹“清党”。1927年7月,该刊迁至上海。1926年12月终刊。这一派人大多数靠近国民党。 ☚ 矿业法 现阶段大陆同胞来台探病及奔丧申请作业规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