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声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声集 秋声集又称《卫宗武诗》。诗文别集。六卷。宋卫宗武撰。其集,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张之翰序,即刊行于此时。《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三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卷。知其集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集,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卷一收五古一百十二首,卷二收七古三十八首,卷三收五律八十首及五言排律一首,卷四收五绝十一首、七绝六十三首、词十一首;卷五至卷六,收序五篇、记三篇、墓志铭二篇、塔铭一篇、杂著十二篇。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今人栾贵明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一首、七古一首、五律一首、题跋一篇,收入《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有《秋声诗集》四卷,《彊村丛书》有《秋声诗馀》一卷。 ☚ 月洞吟 心泉学诗集 ☛ 秋声集 秋声集诗别集。四卷。元黄镇成撰。黄镇成平生所著有《易通义》、《尚书通考》、《中庸章旨》、《性理发蒙》诸书,都已亡佚,惟此集尚存。镇成自号秋声子,以为“秋声亦天地间不能无者”,因以“秋声”名集。顾嗣立《元诗选》称,其集原本十卷,又载有郑潜序。《四库全书》所收本仅四卷,又只有黄镇成自序一篇,而无郑潜序,似非完本。此本卷一为歌行,卷二为五言古体,卷三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四为七言绝句。顾嗣立所云十卷本或指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刻十卷本,分诗六卷,文二卷,缺二卷,实只八卷。后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何望海刻四卷本,有诗无文。又有旧写本,四卷皆诗,前有自序一首,有翰林院大官印,卷中有分校刘景岳粘签,为《四库全书》底本。又有《樵川四家诗》本,作三卷。 ☚ 安雅堂集 花谿集 ☛ 秋声集❶诗文别集。南宋卫宗武(?—1289)撰。六卷。宗武有《秋声诗余》已著录。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收诗词凡三百七十首,文三十三篇。以五言古诗为多。诗作多抒写个人生活,表现眷怀故国,匿迹穷居,徒抱忠贞,遗恨千古之思想。实在江湖诸集之上。且大都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等。 秋声集十卷。元黄镇成(1288—1362)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今属福建)人。被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就任而卒。顾嗣立《元诗选》称原本十卷。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称:“明洪武刊本十卷,实诗六卷,文二卷,无卷七卷八。盖待续刊,观其子钧跋可见。”其集“大抵边幅稍狭,气味稍薄,盖限于才弱之故。然近体出以雅洁,古体出以清省,亦复善用其短”。《四库全书总目》 明刻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清顺治十一年(1654)萧雯写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均为四卷。不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