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声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声谱 秋声谱杂剧剧本集。清严廷中著。作于道光十八年(1838),周乐清为之付梓。三卷。包括《武则天风流案卷》、《沈媚娘秋窗情话》、《洛城殿无双艳福》三剧。作者自序云:“故山归后,忽忽寡欢,斜月在门,远风生水。秋声从落叶中来,如怨竹哀丝,助人凄恻。秋以声为谱,我且以秋为谱。若赏音无人,则歌与寒虫古树听之。”有《清人杂剧初集》本。 ☚ 补天石传奇 玉田春水轩杂剧 ☛ 秋声谱戏曲。清严廷中撰。三种。廷中字秋槎,云南宜良人。官莱阳少尹,七任县令,山左称循吏。文名驰海内而沦落不遇,与周乐清交往甚厚。有《红蕉吟馆诗集》。是作成于道光十九年(1839)。自序曰:“秋以声为谱,我且以秋为谱。若赏听无人,则歌与寒虫古树听之。”含《判艳》、《谱秋》、《洛城殿》。三剧情文皆以团圆结局,然字里行间却隐隐透露凄凉冷落,借以抒发作者沦落不遇之慷慨。有咸丰间刊本,《清人杂剧初集》本。 秋声谱清严廷中 (1795—1864)撰。严廷中,字秋槎,云南宜良人。清代戏曲作家。工于吟咏,兼善诗词。曾在山东省福山、文登、莱阳、诸城、蓬莱等县为官,有政声。与周乐清等友善。道光十九年 (1839),归故乡云南今是园,作 《秋声谱》,其中包括 《判艳》、《谱秋》、《洛城殿》三剧。另有 《铅山梦》、《河楼絮别》二剧 (已佚)及《红蕉吟馆诗集》。《秋声谱》卷首载有其友周乐清所作序言,称“秋槎二兄,地毓昆明,家承屏翰”。剧本末有朱荫培所作跋语,则称“秋善才名驰海内,顾沦落天涯,吞花卧酒,消耗壮心,良足慨叹”等等。考其上元孙若霖 《双红豆阁词》二 《金缕曲》注及《杏花天影》注知其有政行迹。作者在自序云:“秋声从落叶中来,如怨竹哀丝,助人凄恻。秋以声为谱,吾且以秋为谱。”可见其格调之低沉。其中 《判艳》一剧又曰 《武则天风流案卷》,一章,写武则天死后为冥官,典女鬼,上官婉儿副之,所断为赵云娘等六案,皆怨女思妇事,挨个判断之。其文凭虚架设,无实事可指。《谱秋》一剧又曰 《沈媚娘秋窗情话》,一章,写常州举子商金锡应试北上时值扬州妓女沈媚娘因兵乱躲避到山东茌平之地,二人相遇,交谈并订誓约。其情节简单。《洛城殿》又曰《洛城殿无双艳福》,共四出,写武则天临朝,开科考试,拟取名士五十人,才女五十人。按名次婚配,使才子佳人结为眷属。此科主考名叫阎朝隐,参加考试的有四个真正读书人:蒋文、沈章、韩礼和杨乐;还有五个才女:卢梅仙、韦兰心、斐菊友、李竹云和花冠芳。另外也有想依靠父亲权势去应试的:如职掌刑名的来俊臣之子布德等。开考之日,几个读书人对答如流,而纨绔子弟却牛头不对马嘴。女才子诗句清新流丽。来俊臣、傅游艺等将金银厚赠阎朝隐等考官,以子女的前程相托。后因大臣褚遂良奏:此次科举舞弊甚多,即著主试官将试卷送审。复审后,朝廷决定以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为正副考试官,在洛城殿上进行复试。结果蒋文等四人钦授翰林,卢、韦、裴、李四才女钦授女学生,并按名次,匹配成婚。来布德等则交其父母,严加管教。最后赐花冠芳为女状元,选为豫王旦次妃,明春择吉日成礼,拜太平公主为义母。此剧为喜剧,情节属虚构,揭露了当时科场黑暗,表现作者反抗意识,有较强的戏剧性。非一般才子佳人戏。有咸丰二年(1852)周乐清刊刻本,《清人杂剧初集》据以影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