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②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边排闼送青来。③ 【注释】 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他是王安石在金陵的邻居。②畦(qi其):田园中的长行。③护田:《汉书·西域传》:“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注:“统领保护营田之事也。”语本此。将:携带、挟持。排闼(ta踏):闯进门来。闼,宫中小门。《汉书、樊哙传》:“哙乃排闼直入。” 【译文】 茅屋檐下时常清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庭前的花草树木成行,那是先生您亲手所栽。一条小河带着绿色围护着田地,两山闯入大门,将青翠送来。 (王 洪译) 【集评】 宋·叶梦得:“荆公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尝云,用汉人语,正可以汉人语对;若参以异代语,便不相类。如‘一水护田将绿去,两山排闼送青来’之类,皆汉人语也。此法惟公用之不觉拘窘卑凡。”(《石林诗话》卷中) 宋·葛立方:“然‘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句,乃以樊哙排闼事对护田,岂护田亦有所出邪?……余谓荆公未必有此意,便果如好事者之说,则作诗步骤亦太拘窘矣。”(《韵语阳秋》卷二) 宋·吴曾:“荆公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盖本五代沈彬诗:‘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彬又本唐许浑‘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之句。”(《能改斋漫录》卷八) 近·高步瀛:“此不过摘字,与《汉书》原意无关,亦盖偶合耳。石林所称,实皮肤之见,此诗佳处决不在此。……《能改斋漫录》谓此盖本五代沈彬诗……此亦句法偶同耳,未必有意效之也。”(《唐宋诗举要》卷八) 今·钱钟书:“不知道这些字眼和句法的‘来历’,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两句的意义和欣赏描写的生动;我们只认为‘护田’‘排闼’是两个比喻,并不觉得是古典。所以这是个比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读者不必依赖笺注的外来援助,也能领会,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最高的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颜氏家训》第九篇《文章》记邢邵评沈约语)。”(《宋诗选注》第56页) 【总案】 此诗前一联借清幽景色,衬托山居主人湖阴先生人品高雅,饶有生活情趣。后一联以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山水有生命、感情和性灵,与山居主人相亲相爱,隐士的形象也就气足神完,跃然纸上。这两句对仗兼用典,极为工整精严,令人浑然不觉其用典,若胸臆语,钱钟书先生评析甚精辟。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2。 一水护田将绿绕3,两山排闼送青来4。 【注释】 1.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他是王安石在金陵的邻居。 2.畦(音qi):田园中的分划的小区。 3.护田:《汉书·西域传》:“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注:“统领保护营田之事也。”语本此。将:携带、扶持。 4.排闼(音ta):闯进门来。闼:宫中小门。《汉书·樊哙传》:“哙乃排闼直入。” 今译 茅屋檐下时常清扫, 洁静得没有一丝青苔。 庭前的花草树木成行, 那是先生您亲手所栽。 一溪碧水围护着绿色的田地, 两山闯入大门,将青翠送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朋友——杨德逢。书壁指题诗墙壁上。 这首诗写得清丽可喜,灵气飞扬,整首诗的描写线索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茅檐代指院落,净无青苔,整洁中看出清丽。以“无苔”,没有江南地区特有的青苔显示出“净”的环境,进而显示出“长扫”的内涵。“花木成畦手自栽”,成畦,即排列成行,一排排鲜花果木排列有序,由整齐见出清秀。“手自栽”标明茅檐主人的勤劳,与首句的“长扫”相映照。诗人把画笔徐徐远移,由茅檐及于花畦,再及于绿水青田。“一水护田将绿绕”,笔触隐隐透出水波情趣,把诗人的主体情感灌注到对象中去,同时为结句的妙笔作了艺术上的准备。流水有情,携波带浪,环绕着这葱郁可爱的田禾。由田亩绿水再延展到远处的青山。当及于青山时,诗人把笔毫收住,猛然由远及近,翻迭出这样的奇妙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景象又绾回到眼前。排闼,指闯开门。《汉书·樊哙传》:“哙乃排闼直入。”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诂》:‘排,推也。’谓推门直入。”青山本无情,是诗人移情、注情于山,山便有了情意。正因为如此,青山才会化静为动,排闼而入。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不是一般地融情于景,这种情,是热情、激情,给予青山以鲜明的性格。得情而有生命的青山,是那么活跃、性急,它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送上了青翠的山色。诗人运用审美移情的手法,从平常的景象中独特地发现了诗意、诗趣,写得如此气韵生动,堪称精绝!而这种由远及近,最终回归到主体上来的审美方式,显示出罗万物于自我的民族审美意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