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孙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孙游》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谢脁长于写景和描摹山川,也善于写精巧的新体、古体小诗,特别是模仿南朝乐府民歌的一类诗,更显得清新流丽,情致隽永。杜甫也盛赞“谢脁每篇堪讽诵”。王闿运《八代诗选》中选录这类诗就有28首之多。《入朝曲》、《玉阶怨》、《王孙游》等就享有盛名。齐永明时代,五言诗已由追求词藻发展到同时讲究声律、对偶,再经沈约、谢脁的开拓,形成了被称为“永明体”的新体诗,开创了齐梁诗的风格。它的出现,反映了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是五言诗向唐代律诗发展的桥梁,因此在诗歌形式发展上也有重要意义。谢脁自己写的新体诗不算太多,不过他写的古体诗在声调与词藻运用上已十分讲究,不少片段也合于新体诗的标准,沈约赞他的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脁》),钟嵘也美其诗为“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王孙游》是乐府旧题,《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中。本诗也是诗人学习民间情歌的一首小诗,用了丰富的联想,精炼直率的语言,悠扬的音韵,浓厚的民歌色彩,表现了绵绵的相思和春尽的惆怅。诗一开头就被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把人带到了春意绵密,气氛浓烈富有生机的意境里。春草蔓延,如丝一样柔软与无垠,树丛处处,点点红花,引人入醉的春色已降临人间。 “绿”既是实写颜色,又有促使联想作用,大地万物复苏,添人新意,诱人遐想。“蔓”写出了绿的连绵不断,还体现了春意的动态情状。 “丝”比喻得十分形象和富有深意,既表现了春绿无垠,又为下文绵密的相思之苦作衬托和暗示。两句十字,色彩鲜明,有面,有点,有横,有纵,勾勒了一幅富有生机的春色画图,给读者以想象的驰骋:春游?春意?春色还是春怨?经过刹那间的思绪撞击,逐渐与诗人的思路相接,呵!这恼人的春色,使多少情人承担了相思之苦啊!于是诗人笔锋一转,遂把诗情推向了高潮。坦荡了情人的心怀:不用说您不回来,即使您回来,恐怕春花已凋零,春色也消逝了。诗句戛止,但情意却如游丝还在无已地颤动:这喜人又恼人的春色,激起绵绵的情爱,又带来无限的惆怅,这相思之苦犹如无尽的丝线密密绕我心头。小诗写出了人间共有的恋情与相思,因此即使是写的贵族情爱生活,但也能引起人们共鸣。更由于诗人仿《吴声歌曲》,吸取了民歌养料,在艺术上又融进了自己的独特匠心,可谓“词语甚朴,无所藻饰”,而达到了“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境地。

谢眺的山水诗对唐有显著影响,就是这类诗也有开启唐风的意义。《岘佣说诗》说: “其秀气成采……唐人往往效之, 不独太白也。玄晖诗变有唐风,真确论矣。”胡应麟也说: “唐人……五言短古,多法宣城,亦以其朗艳近律耳。”


历代诗词精品之《王孙游》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王孙游

 

谢脁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魏晋以来文人创作乐府诗,多从古辞中寻找母题,此诗直接上溯《楚辞》寻找母题,表现的是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诗题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绿草蔓如丝”即出自上文后一句,“杂树红英发”则是诗人补写的对句,可见春深将夏了,为后二句张本。此诗之妙在于后二句翻进一层,《楚辞》只说“不归”,这里却放下“不归”无论,却推想君归而情况又该如何。既然春深游子尚无消息,所以即使归来,也错过一春了。何况他还未必归来呢!这样说就比原辞句深入,或者说翻过了原句,出了新意。“君归芳已歇”所说的芳歇,表面上只是说春光,骨子里却兼带了少妇的青春,这一层是要读者玩味才能察觉的。

古代爱情诗词《》王孙游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小谢是南朝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清新秀发的诗歌风格,受到历代诗人的推奖。即如这首小诗,也因语言精炼、情韵隽水,而脍炙人口。
 诗抒发的是闺怨。抒情主人公在春草蔓延如丝,春花姹紫嫣红开遍的季节,不由得动了伤春伤己的情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春,历来有着双关的意义,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光,也喻指人的青春年华。这位少妇从烂漫的春色,引起对自己盛年不偶、青春虚掷的感叹,因而思念远游的丈夫,进而埋怨夫君道:不要说你还不回来,等你回来时,恐怕春花早已凋谢了。言外之意是,我的美好年华已是虚度了。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王孙游》收入《杂曲歌辞》十四,他在解题中说:“《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盖出于此”。但小谢并不泥于《楚辞》原句,而是自出机杼,匠心独运。我们试比照赋与诗。《招隐士》的意思说:春草长得那么茂盛了,王孙出游还不归来。语气中与其说是埋怨,不如说是希望、期待。而诗化用其意,表达的是长期等候、多次落空之后的怨望:你就是回来,我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充满了爱深怨也深的语气。
 在《杂曲歌辞》十四中,还有一首和小谢同时代的王融写的《王孙游》:
 置酒登广陵,开襟望所思。春草行已歇,何事久佳期。
 这首诗写的也是闺怨,但它很显然是袭用了《招隐士》的原意:春草将要衰败了,你为什么还滞留不归呢?在感情色彩上,远不如谢诗的浓郁,在艺术效果上,也不如谢诗的韵味悠长,耐人玩赏。

王孙游

春秋时楚大夫。名游。楚武王之孙。楚成王六年(前666),曾从斗班殿后,袭入郑都外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