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独活寄生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独活寄生汤

祛湿剂之一。出自 《备急千金要方》。独活45克、桑寄生90克、杜仲45克、牛膝45克、细辛15克、秦艽45克、茯苓60克、肉桂心10克、防风45克、川芎30克、人参(可用党参代)60克、甘草30克、当归60克、芍药45克、干地黄75克。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或研末冲服。马、牛200~400克; 猪、羊50~100克。功能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 肝肾不足, 气血两虚。证见腰胯寒痛、四肢屈伸不利、起卧困难、口色淡白、脉象细弱者适用本方。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祛风湿,止痹痛;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利筋骨风湿,且能止痛;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兼祛风湿;当归、干地黄、芍药养血和血,党参、茯苓、甘草补益正气;川芎、肉桂心温通血脉,并助祛风。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本方对于慢性肌肉风湿、慢性关节炎和慢性腰肢病等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比较适宜。寒重者,加附子、干姜、小茴香;湿甚者,加苍术、薏苡仁、防己。《中兽医治疗学》所载治牛软脚风的独活散,与本方药味相同。《抱犊集》中“治牛拐脚筋骨胀各症”所用的独活寄生汤(独活、羌活、防风、当归、桂枝、五加皮、防己、秦艽、续断、川芎、杜仲、车前仁、桑寄生)与本方相比,有较多加减,其补气血之功不及,而祛风湿能力增强。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方。独活三两,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方中干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芍药、川芎和营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俾正旺而邪自除; 独活、细辛入肾经,搜风蠲痹,使邪外出;桂心入肾经血分,祛寒止痛; 秦艽、防风祛风邪,行肌表,且能胜湿。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独活寄生汤decoction of radix angelieae pubescentis and ramulus loranthi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杜仲、牛膝、党参、茯苓、桂心、甘草组成的汤剂。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的风寒湿痹。独活寄生汤加减也用于治疗慢性风湿症。

独活寄生汤 《千金要方》卷八

【组方药物】 独活9克 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 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6克
【制剂用法】 上药15味,切为饮片。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
【主要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适应病证】 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代常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寒湿痹阻者。
【临床验证】 1.慢性关节炎: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治愈17例,显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四川中医》1987,2:43)。2. 肩周炎:以本方配合推拿治疗31例,痊愈(肩关节活动、功能和肌萎缩完全恢复正常,疼痛消失)25例,经半年随访未复发,疗效满意(《新中医》1985,10:36)。
【方义分析】 此为治疗久痹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之证的常用方。方中独活、防风、秦艽、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白芍、当归、地黄、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诸药配伍,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共奏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效。
【实验研究】 1.镇痛、抗炎:本方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减少小鼠醋酸刺激所致扭体反应次数;能极显著地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和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所致足跖肿胀程度,提示其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中草药》1992,2:135)。2.增强免疫功能;本方可明显增加大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重量,但对肾上腺重量无明显影响。该方还能显著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血中胶粒炭的廓清速率,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中成药研究》1988,5:28)。3.扩张血管:本方能显著降低麻醉猫、狗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增刊号:19)。


独活寄生汤 《浙江中医杂志》1983,3:125

【组方药物】 桑寄生 苡仁各4.5克 独活 防风 秦艽 当归 赤芍 茯苓 牛膝 蚕砂 桑枝各3克 川芎 地龙 炙甘草各2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水煎,分次服,每日1剂。
【主要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
【适应病证】 小儿麻痹症。
【临床验证】 小儿麻痹证:以本方治疗20例,治愈1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5%。治愈时间12~52天,平均27天。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方。由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组成。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症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9克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肉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芍药6克干地黄6克组成。水煎服。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者。本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治疗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酸腿疼的常用方。尤宜于老年人慢性腰腿痛。

☚ 蠲痹汤   小半夏汤 ☛

独活寄生汤dúhuójìshēnɡtānɡ

《备急千金要方》方。独活三两,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水煎, 分三次服。功能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治风寒湿痹证, 属于肝肾两亏, 气血不足, 症见腰膝冷痛, 肢节屈伸不利, 或麻痹不仁, 畏寒喜温。也用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见上症者。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方由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䓖、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组成(原著于寄生后注有“《古今录验》用续断”。另在原方后注有“《肘后》有附子一枚大者,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查《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此方,但无方名)。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风湿伤肾,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痠软气弱,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本方所治证属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当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为立法。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湿,止痹痛; 杜仲、牛膝、寄生补益肝肾,兼祛风湿; 当归、熟地、白芍养血和血; 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更以川芎、桂心温通血脉。诸药合用,邪正兼顾,标本並治,共奏祛风寒湿邪,益肝肾气血之功。张秉成说: “此亦肝肾虚而三气乘袭也。故以熟地、牛膝、杜仲、寄生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归、芍、川芎和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参、苓、甘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扶正,正旺则邪除也。然病因肝肾二虚,其邪必乘虚而入,故以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治伏风,使之外出。桂心能入肝肾血分而祛寒,秦艽、防风为风药卒徒,周行肌表,且又风能胜湿耳”。现临床上对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均可使用本方治疗。
三痹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续断(酒浸炒)、杜仲(去皮,切)、防风、桂心、细辛、人参、白茯苓、当归、白芍药(炒)、黄芪(炒)、牛膝(酒浸炒)、甘草(炒)各五分,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各三分。姜水煎服。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手足拘挛等。
三痹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人参、黄芪(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一钱,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五分,细辛(未注用量),生姜三片,红枣二枚。水煎,不拘时热服。功能祛风胜湿,温阳利水,调补气血。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 桂枝芍药知母汤   蠲痹汤 ☛
000039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6:04